[实用新型]一种人工介质复合体、人工介质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98161.4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45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吕晨熙;刘博;黄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8 | 分类号: | H01Q15/08;C25D5/56;C25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南霆 |
地址: | 1000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介质 复合体 透镜 | ||
本申请公开了人工介质复合体、人工介质透镜。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板材的正反面,呈交叉金属丝分布;金属层外侧粘接有发泡材料。将所述人工介质复合体填充在所述人工介质透镜轮廓构成的空间内。本申请解决现有技术方法制造难度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电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介质复合体、人工介质透镜。
背景技术
龙伯透镜或伦伯透镜可以将入射的特定波长的电磁波汇聚,同样的,它也可以将电磁波沿着原方向反射回去。理论上,用于龙伯透镜的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从球心到外径应该是从2到1遵从一定的数学规律连续变化。但自然界里不存在这样理想的介质,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常用分层设计的离散球壳来代替。以前有很多人采用钻孔的方法,通过孔洞所占材料体积的比例,控制材料的介电常数,但这种方法钻孔密度和精度不易控制,结构复杂,制造难度高、重量大不适合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介质复合体、人工介质透镜,解决现有技术方法制造难度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人工介质复合体,包含板材、金属层、发泡材料。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板材的正反面,呈交叉金属丝分布。金属层外侧粘接有发泡材料。
优选地,所述金属层的交叉金属丝分布,是在印刷电路板表面通过印刷电路技术制成或者在PC板表面用电镀的方式制成。
优选地,所述发泡材料为以下任意一种:EPE珍珠棉、EPS、EVC材料。
优选地,所述板材为印制电路板或PC板基材,厚度为0.05~0.3mm。
优选地,所述人工介质复合体整体形状呈立方体,棱长为3~6mm。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人工介质透镜,将所述人工介质复合体的颗粒填充在所述人工介质透镜轮廓构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人工介质透镜轮廓为球形、椭球型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法制成的人工介质球透镜重量超轻,频率超宽,能够满足多种天线的应用需求,产品的一致性高,性能稳定,且特别适用于移动通信4G、5G、WIFI、多MIMO甚至毫米波移动通信天线行业使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人工介质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人工介质复合体颗粒散布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人工介质复合体制造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人工介质透镜制造方法的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人工介质透镜半球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人工介质透镜整球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申请的人工介质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信达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81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束激光的3D打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低压电器的金属压线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