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96708.7 | 申请日: | 2021-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2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艺川;田浩;刘向阳;廖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5/00 | 分类号: | A43B5/00;A43B13/14;A43B13/12;A43B13/22;A43B13/18;A43B2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达文创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6 | 代理人: | 芮爽 |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支撑 轻便 运动鞋 运动 鞋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所述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大底包括对应覆盖前脚掌、后跟区域设置的、且触地面矩阵分布若干个圆柱形凸块的两个大底部分;支撑部包括对应足弓内外侧区域设置的两个支撑部件以及位于两个支撑部件之间的中轴部件;两个大底部分通过全部/部分填充加强带的分隔带划分出若干个防滑区域。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隔带将大底模块化、并在足弓区域设置支撑部,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性能以及较轻的穿着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现有的运动鞋的鞋底大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这样鞋底具备一定的柔性和弹性,起到减震的作用,或者通过鞋底直接设置成减震结构,从而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但是,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在运动过程中脚部着地是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力中,如果一味的采用避震、减震的手段缓冲,则运动鞋消耗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较为严重,不利于脚部的发力,并且长时间的行走或者运动中容易造成疲劳,降低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在运动员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底本体施加的作用力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支撑性的轻便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和支撑部,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支撑部对应所述中底的足弓区域进行设置;所述大底包括:对应覆盖所述大底前脚掌区域设置的第一大底、以及对应覆盖所述大底后跟区域设置的第二大底;所述第一大底的触地面矩阵分布若干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大底的触地面矩阵分布若干个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大底的触地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凹槽,相应地将所述第一大底划分为若干个防滑区域,所述第一凹槽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填充加强带;所述第二大底的触地面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凹槽,相应地将所述第二大底划分为若干个防滑区域,所述第二凹槽的全部或部分区域填充加强带;制成所述加强带的材料硬度大于制成所述第一大底、第二大底的材料硬度;所述支撑部包括中轴部件、第一支撑部件以及第二支撑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第二支撑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轴部件的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为4,分别为1号第一凹槽、2号第一凹槽、3号第一凹槽以及4号第一凹槽;所述1号第一凹槽的形状为条形带状,以距离脚尖边缘预定距离的位置作为起点,以前脚掌中心位置作为终点,从所述起点沿着前脚掌的中轴线延伸至所述终点进行设置;所述2号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弧形带状,以设置在靠近脚尖边缘位置的一点作为圆心进行设置,并且以前脚掌外侧边缘近似中心位置作为起点,以前脚掌内侧边缘近似中心位置作为终点,从所述起点延伸至连接所述1号第一凹槽的终点位置,并进一步延伸至位于前脚掌内侧边缘中心位置的终点进行设置;所述3号第一凹槽、4号第一凹槽的形状均为条形带状,所述2号第一凹槽被中轴线划分成两个部分,分别以位于2号第一凹槽的所述两个部分上近似中心点的位置作为起点,所述3号第一凹槽、4号第一凹槽分别从所述起点延伸至与所述支撑部的边缘连接,所述3号第一凹槽、4号与所述支撑部的边缘连接点相对于所述中轴线彼此对称;所述1号第一凹槽、2号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大底的前脚掌以形成第一防滑区域和第二防滑区域,所述2号第一凹槽、3号第一凹槽以及4号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大底的前脚掌以形成第三防滑区域、第四防滑区域以及第五防滑区域;其中,所述中轴线是连接脚尖中心至脚后跟中心的轴线;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为2,分别为1号第二凹槽;所述1号第二凹槽、2号第二凹槽的形状均为条形带状,以后跟中心位置作为起点,分别以后跟内侧、外侧边缘近似中心位置作为终点,所述1号第二凹槽、2号第二凹槽分别从起点延伸至相应的终点进行设置;所述1号第二凹槽、2号第二凹槽设在所述第二大底上以将所述第二大底划分成第六防滑区域、第七防滑区域以及第八防滑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6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