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95065.4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2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王慧;曹建平;李博文;闫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40 | 分类号: | B32B27/40;B32B29/00;B32B27/06;B32B3/08;B32B7/12;E04F13/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聚氨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包括表面保护层和方形固定层,所述表面保护层的上方连接有胶水粘连层,且胶水粘连层的上方连接有聚氨酯泡棉,并且聚氨酯泡棉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底垫层,所述方形固定层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杆,且连接固定杆的中间连接有卡合滚珠,所述胶水粘连层的之间设置有防磨层。该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防磨层使得外界保护层磨损速度变慢,有利于延长聚氨酯泡棉的使用寿命,便于聚氨酯泡棉长期使用,有利于外界保护层减速磨损,当聚氨酯泡棉受到外力影响时抵住方形固定层,防止聚氨酯泡棉变形,同时方形固定层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通过卡合滚珠卡合连接,有利于聚氨酯泡棉等距断开,便于聚氨酯泡棉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氨酯泡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
背景技术
聚氨酯泡棉是以异氰酸酯和聚醚为主要原料,在发泡剂、催化剂和阻燃剂等多种助剂的作用下,通过专用设备混合,经高压喷涂现场发泡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广泛应用与建筑领域,用以装饰墙面,通过采用聚氨酯材料,能够使得整个建筑的轻量化,并保证建筑的强度,且聚氨酯泡棉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因此用此材料的建筑对于振动的抗性较好,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泡棉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泡棉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经常与外界发生摩擦,长期的摩擦过程中使得表面的保护层快速消耗,露出内部的胶水层与聚氨酯泡棉层,使得聚氨酯泡棉寿命快速消耗,不利于使用;
2、在聚氨酯泡棉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力度干扰,强度不够的聚氨酯泡棉容易发生变形,变形完毕后的聚氨酯泡棉影响正常的使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聚氨酯泡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泡棉在使用过程中其表面经常与外界发生摩擦,长期的摩擦过程中使得表面的保护层快速消耗,露出内部的胶水层与聚氨酯泡棉层,使得聚氨酯泡棉寿命快速消耗,不利于使用,在聚氨酯泡棉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力度干扰,强度不够的聚氨酯泡棉容易发生变形,变形完毕后的聚氨酯泡棉影响正常的使用,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包括表面保护层和方形固定层,所述表面保护层的上方连接有胶水粘连层,且胶水粘连层的上方连接有聚氨酯泡棉,并且聚氨酯泡棉的上方设置有支撑底垫层,所述方形固定层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固定杆,且连接固定杆的中间连接有卡合滚珠,所述胶水粘连层的之间设置有防磨层。
优选的,所述表面保护层内部均匀等距分布有防磨层,且防磨层呈长方形,并且防磨层的长度小于表面保护层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胶水粘连层内部均匀等距分布有防磨层,且防磨层贯穿胶水粘连层与表面保护层,并且防磨层在胶水连接层的内部呈正方形。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泡棉层分为上下两侧,且聚氨酯泡棉层中间固定连接有方形固定层。
优选的,所述方形固定层呈中空方形框,且方形固定层的横向中心线两侧对称分布有连接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固定杆一侧设置有圆形凹槽,且连接固定杆的凹槽直径大于卡合滚珠的直径,并且连接固定杆与卡合滚珠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棉,
1、在外界保护层与胶水粘连层内部设置了防磨层,当聚氨酯泡棉本体与外界发生摩擦消耗外界保护层时,同样摩擦防磨层,防磨层使得外界保护层磨损速度变慢,有利于延长聚氨酯泡棉的使用寿命,便于聚氨酯泡棉长期使用,有利于外界保护层减速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冉聚(上海)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5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