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外科手术拉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94005.0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73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游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立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外科手术 拉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便利且可靠性强的医用外科手术拉钩,包括安装座、立柱、连接座、移动板以及拉钩部,所述安装座设于立柱的一端,用于与手术床或者外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铰接于立柱的另一端,所述移动板通过锁止机构设于连接座上,实现移动板的位置移动以及锁止,所述拉钩部可拆卸地设于移动板的一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外科手术拉钩。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良好的术野暴露是手术的关键,手术中需要将皮肤肌肉切开,由于肌肉会收缩或者内部器官遮挡,往往需要使用医用拉钩将切口两侧的肌肉和皮肤向两侧拉开,或者将内部器官拉开,暴露出术野,以方便主刀医生或者助手进行手术。
现有的医用拉钩,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20647605.0公开了一种用于外科手术的拉钩,包括:手持部;拉钩部,拉钩部与手持部连接;光源部,光源部设置在手持部上,用于向拉钩部一侧发射照明光线,其中,拉钩部由透光材料制成。使用时,主刀医生或者助手手持拉钩的手持部,通过拉钩上的拉钩部将肌肉和皮肤向外拉开,操作简便;但是,外科手术时常在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并且需要始终保持术野暴露,通过助手手持医用拉钩保持固定姿势实现,劳动强度大,且易造成医疗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便利且可靠性强的医用外科手术拉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外科手术拉钩,包括安装座、立柱、连接座、移动板以及拉钩部,所述安装座设于立柱的一端,用于与手术床或者外部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铰接于立柱的另一端,所述移动板通过锁止机构设于连接座上,实现移动板的位置移动以及锁止,所述拉钩部可拆卸地设于移动板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上设有一供移动板穿过的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横向一侧边设有锯齿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于连接座上的转轴、固设于转轴上的齿轮以及与转轴一端铰接的转把。
进一步的,所述转把的一端设有嵌入槽,所述转轴设于嵌入槽内,所述转轴上且靠近转把的一侧套设有支撑块,通过转把摆动,使得转把上位于嵌入槽两侧的部位抵靠于支撑块上,实现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的一端设有钩部,所述拉钩部上设有与钩部配合实现移动板与拉钩部拆卸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供钩部穿过的第一部以及用于卡置钩部的第二部。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包括可相互转动的上柱体和下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立柱插入的通孔以及连通通孔与外部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锁紧螺栓,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使得通孔的直径发生改变。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呈倒“L”型结构。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医用外科手术拉钩实现机械固定,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隐患,并且保证术野清晰,使用便利且可靠性强;
2、通过立柱的高度调节、转动、连接座与立柱的铰接以及移动板的移动,使得拉钩部的三维位置得以调节,并且拉钩部的钩拉角度变换,从而适用不同体格的患者以及患者不同器官部位的钩拉,适用范围广;
3、通过转把转动带动齿轮与锯齿部的配合,使得移动板的位置调节,操作便利性提升;
4、移动板上设置钩部与拉钩部上设置的连接槽,使得移动板与拉钩部的拆卸安装便利性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立医院,未经福建省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94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烘焙效率高的茶叶电焙笼
- 下一篇:基坑支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