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82090.9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殷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7/14 | 分类号: | E04H17/14;E04H17/16;E04H17/20;E04B1/84;E04B1/86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区域 建筑 管理 降噪防灰 隔离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包括:支柱、斜柱、底座、固定槽、下支撑板、第一降噪板;所述第一降噪板正视呈矩形状,且第一降噪板的上部设有降噪区,并且降噪区与第一降噪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消音区呈矩形状,且消音区设置在降噪区的下部,并且消音区与降噪区呈平行式线式分布;所述固定孔呈长圆形结构,且固定孔开设在第一降噪板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的改进,具有安装快捷方便、防尘式设计可安装可拆卸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
背景技术
施工管理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起到工程验收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而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也包括对施工现场局部环境的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地当中,最常见的就是在施工区内铁皮围栏上铺上了绿色装饰性网布,除了具有装饰性作用,还具有一定的降噪和防尘功能,但是降噪和防尘效果甚微,也有一些降噪装置,安装太繁琐且无防尘装置,使降噪孔被灰尘堵塞,使降噪效果大打折扣,噪声和灰尘等仍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且对于施工现场来说,环境太差,对施工人员身体带来危害,因此极需一种具有降噪和防尘效果较好的隔离装置来解决当前问题。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包括:支柱、斜柱、底座、固定槽、下支撑板、第一降噪板、降噪区、消音区、固定孔、第二降噪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防尘网、第二防尘网;所述第一降噪板正视呈矩形状,且第一降噪板的上部设有降噪区,并且降噪区与第一降噪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消音区呈矩形状,且消音区设置在降噪区的下部,并且消音区与降噪区呈平行线式分布;所述固定孔呈长圆形结构,且固定孔开设在第一降噪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柱正视呈矩形状,且支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降噪板的左右两侧,并且支柱与第一降噪板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斜柱呈矩形状,且斜柱设置在支柱的上部,并且斜柱与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降噪板呈矩形状,且第二降噪板设置在斜柱的前侧,并且第二降噪板与斜柱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呈矩形状,且底座设置在支柱的底部,并且底座与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槽呈L形槽状,且固定槽开设在支柱和斜柱的左右两侧;所述下支撑板呈矩形状,且下支撑板设置在支柱的下部的左右两侧,且下支撑板与支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呈矩形框槽型结构,且第一凹槽开设在第一降噪板的前端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二降噪板的前端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在第一降噪板前端,且第一防尘网与第一降噪板通过磁力吸合固定;所述第二防尘网设置在第二降噪板前端,且第二防尘网与第二降噪板通过磁力吸合固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第一降噪板和第二降噪板内部设有吸音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降噪区呈矩形状,且降噪区内部设有多处降噪条,并且所述的多处降噪条在降噪区内呈阵列式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区域建筑管理降噪防灰隔离带所述消音区呈内凹式矩形槽状结构,且消音区内设有多个消音孔,并且所述的多个消音孔呈点阵式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殷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殷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20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拆快装式阻容吸收器
- 下一篇:一种风机桨叶旋转角度的测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