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0457.3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1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军;叶青华;童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亚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A61M15/00 |
代理公司: | 扬州邗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9 | 代理人: | 吴淑芳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雾化 吸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雾化吸入器本体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套管内穿设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吸入罩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调节框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铰接板铰接在套管的管壁上。本实用通过将调节框与套管铰接,使得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可以调节角度,从而适应病患的姿势,无需病患保持固定的姿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持式雾化吸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器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种类包括有手持式雾化吸入器,但是现有的手持式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难以调节,治疗人员在手持药液杯时,吸入面罩必须保持竖直状态,防止药液杯倾斜时,药液从出雾管中流出,因此就病患必须保持坐姿下才能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所述雾化吸入器本体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穿设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所述吸入罩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所述调节框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铰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框内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软管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框内侧与所述套管的开口之间设有间距,所述调节框的内壁与所述套管的开口端之间连接有波纹状结构的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板通过限位杆铰接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调节框与套管铰接,使得雾化吸入器的吸入罩可以调节角度,从而适应病患的姿势,无需病患保持固定的姿势,提高了患者治疗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框与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框的侧视图。
图中:1、雾化吸入器本体;2、套管;3、软管;4、吸入罩;5、调节框; 6、铰接板;7、通孔;8、保护套;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雾化吸入器,包括雾化吸入器本体1,雾化吸入器本体1上部右侧安装有套管2,套管2内穿设有软管3,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入罩4,吸入罩4背面上的中心处安装有U型结构的调节框5,调节框5开口端的两侧上均设有铰接板6,铰接板6铰接在套管2的管壁上;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亚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亚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04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棒线材轧辊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健康实践用具有防滑结构的音箱式红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