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外加碳源的多点精确投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80451.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3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石凤;杨晨光;李祖鹏;刘常敬;王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ao 生物 反应 外加 碳源 多点 精确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外加碳源的多点精确投加系统,包括一级厌氧池、一级好氧池和多级交替的缺氧池、好氧池构成的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数据采集系统、投加控制系统和碳源投加泵,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厌氧池和每个缺氧池的首端设置有碳源投加点,所述碳源投加点通过碳源投加泵投放碳源,所述碳源投加泵与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投加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实时水质水量数据,精确控制碳源的投加。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碳源投加点设置在每一个厌氧池和缺氧池的首端,通过采集实时水质水量数据,精确控制各投加点碳源的投加,合理分配碳源,最大程度的减少碳源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外加碳源的多点精确投加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近年来对于出水氮磷含量的要求日益严格,碳源不足成为制约生物除磷脱氮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投加外部碳源产生的药剂费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费用。
多段多级AO除磷脱氮工艺,是一种高效除磷脱氮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将生物池依次设置成一级厌氧/好氧池+多级缺氧/好氧池,污水在生物池中依次经历厌氧/好氧、缺氧/好氧、缺氧/好氧……的环境,上一级好氧池的硝化液直接进入下一级缺氧池进行反硝化;采用多段进水方式,按一定比例将污水分别配入厌氧池和各级缺氧池,为聚磷菌和反硝化菌及时提供碳源。多段多级AO除磷脱氮工艺的运行方式,虽然可以有效提高脱氮效率,多段进水起到合理分配碳源的作用,但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布置碳源投加点以及投加量成为一个难题。目前常见的方法仅在最后一级缺氧池投加碳源以保证最终出水TN达标,但是这势必将造成前几级厌(缺)氧池由于碳源不足,释磷反应和反硝化反应进行不完全,无法达到设计要求,造成池容被浪费,也加大了最后一级缺氧池的负担和投加药剂的成本。那么设想在每一级厌(缺)氧池都投加碳源,当前一级厌(缺)氧池中的碳源过量,过量的碳源会在本级好氧池被消耗,无法进入下一级厌(缺)氧池继续被利用,极易造成碳源的浪费,因此对于投加量需要更加精确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外加碳源的多点精确投加系统,通过合理布置外加碳源的多个投加点,精确控制碳源投加量,达到稳定除磷脱氮处理效果、提高碳源利用效率、节约碳源投加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外加碳源的多点精确投加系统,包括一级厌氧池、一级好氧池和多级交替的缺氧池、好氧池构成的多段多级AO生物反应池、数据采集系统、投加控制系统和碳源投加泵,其特征是:所述一级厌氧池和每个缺氧池的首端设置有碳源投加点,所述碳源投加点通过碳源投加泵投放碳源,所述碳源投加泵与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投加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实时水质水量数据,精确控制碳源的投加。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生物池进水前设COD检测仪和TP检测仪,所述一级厌氧池及每一个缺氧池的进水端分别设置进水流量计,所述一级厌氧池前的污泥回流管路上设置污泥流量计。
所述缺氧池之前的好氧池出水端分别设有硝态氮检测仪。
所述投加控制系统,以厌氧池及各级缺氧池进水量、进水COD浓度和TP浓度控制厌氧池碳源投加量,以厌氧池及各级缺氧池进水量、污泥回流量、进水COD浓度和上一级好氧池硝态氮浓度控制各级缺氧池碳源投加量。
所述碳源投加泵采用变频隔膜计量泵,向每一个碳源投加点投加碳源。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碳源投加点设置在每一个厌氧池和缺氧池的首端,通过采集实时水质水量数据,精确控制各投加点碳源的投加,合理分配碳源,最大程度的减少碳源的浪费,降低运行成本。与目前的最后一级缺氧池投加相比,可有效避免前端厌(缺)氧池的池容浪费,降低最后一级缺氧池反硝化的负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80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