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75115.2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47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青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青林 |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精密 零部件 耐高温 性能 检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零部件的高温性能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人工在夹持放置在冷却池中冷却,劳动强度大,且零部件意外脱落容易烫伤工人的问题。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包括检测托杆;所述检测托杆固定连接在检测台内部加热装置的正上方。该装置在使用时,检测完成后的零部件能够在错位设计的检测托杆的作用下,自动将高温的零部件移动至冷却槽的内部,从而实现将测试完成后的高温零部件放置在冷却池中的操作,自动化程度高,避免高温零部件在该过程中意外烫伤工人的现象发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品信息数据已经呈现网络化、公开化的趋势,在对精密零部件进行检测时,会上传到物联网的数据库中进行存档和管理,以实现对零部件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
现有零部件的高温性能检测时,依然通过人工夹持零部件放置在检测台上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人工在夹持放置在冷却池中冷却,劳动强度大,且此过程中,高温测试完成后的零部件表面温度较高,人工在夹持放置在冷却池的操作中零部件意外脱落容易烫伤工人,安全性较低,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以解决现有零部件的高温性能检测时,依然通过人工夹持零部件放置在检测台上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通过人工在夹持放置在冷却池中冷却,劳动强度大,且此过程中,高温测试完成后的零部件表面温度较高,人工在夹持放置在冷却池的操作中零部件意外脱落容易烫伤工人,安全性较低,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物联网精密零部件耐高温性能检测用机器人,包括检测台;
所述检测台的左侧开设有冷却槽,且检测台的右侧安装有加热装置;
检测托杆,所述检测托杆固定连接在检测台内部加热装置的正上方,且检测台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冷却托杆;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传送机构和驱动机构,且传送机构由传送托杆和轨道板组成,传送托杆固定连接在轨道板的侧面,且轨道板插接在检测台立板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托杆和冷却托杆的均设有五个,且传送托杆在轨道板的侧面设有四个,且传送托杆与检测托杆和冷却托杆的杆体在竖直方向上均为错位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托杆的杆体之间为水平设置,冷却托杆的杆体之间为倾斜设计,且冷却托杆的为向冷却槽一侧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
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检测台的背侧;
传动链轮,传动链轮设有四个,四个传动链轮均转动连接在检测台的背侧,且四个传动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板的背侧中部设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杆体转动连接在传动链条的一个链条上。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板的背侧两端设有轨道杆,且检测台的立板内部设有轨道槽,且轨道杆插接在轨道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台的立板内部还开设有避让槽,且驱动杆穿过避让槽的内部,轨道槽和避让槽的槽体形状均为“U”形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青林,未经陆青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5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向可调的夹持装置
- 下一篇:纳米纤维滤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