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叠合板全覆盖拉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72268.1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0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曾洪武;张月;林金君;刘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8B11/08 | 分类号: | B28B11/08;B28B1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攀 |
| 地址: | 402160 重庆市永川区和顺大道79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叠合 覆盖 毛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叠合板生产领域内的一种叠合板全覆盖拉毛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梁,水平支撑梁两端均连接有驱动机构,水平支撑梁中部并排设有若干个限位调节器,每个限位调节器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拉毛滚轮。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毛装置与叠合板接触不稳定导致拉毛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合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全覆盖拉毛装置。
背景技术
叠合板在使用时为了能够与现浇混凝土有较好的粘结效果,叠合板上表面应加工成粗糙面,通常在叠合板浇筑成型过程中在上表面加工若干凹槽划痕,称为拉毛。目前的拉毛装置一般采用在叠合板浇筑模具两端外侧设置支撑杆,在支撑杆上固定拉毛刷,叠合板构件匀速从拉毛刷下通过,使拉毛刷与预制叠合板发生刮擦拉出划痕。这种类型的拉毛装置存在一定的缺点,拉毛装置与叠合板之间的接触受力不均,接触松动不稳定,导致预制叠合板产生的整体拉毛效果不同,甚至拉毛深度无法达到要求,影响预制叠合板在使用时的粘结性能,需要重新对预制叠合板进行拉毛,不仅增大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叠合板全覆盖拉毛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拉毛装置与叠合板接触不稳定导致拉毛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叠合板全覆盖拉毛装置,包括水平支撑梁,水平支撑梁两端均连接有驱动机构,水平支撑梁中部并排设有若干个限位调节器,每个限位调节器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拉毛滚轮。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水平支撑梁横跨在叠合板上方,驱动机构作为动力输入,限位调节器作为拉毛滚轮的安装载体,也作为拉毛滚轮与水平支撑梁之间的连接过渡结构,拉毛滚轮作为拉毛执行结构。驱动机构驱动水平支撑梁在叠合板上方平移,水平支撑梁带动若干限位调节器同步移动,限位调节器移动的过程中驱使拉毛滚轮在叠合板上滚动,拉毛滚轮滚动过程中在叠合板表面形成沟槽。本方案通过滚动的拉毛滚轮形成沟槽完成拉毛,拉毛滚轮与叠合板之间的接触稳定可靠,拉毛稳定,拉毛效果显著。
进一步,限位调节器呈板状,限位调节器的中部开设有B型通槽,水平支撑梁穿设在B型通槽中。作为优选这样限位调节器可相对水平支撑梁进行上、下活动调节,控制其垂直面的位置,位于叠合板桁架筋处的水平支撑梁与B型通槽的下半槽卡合,该处的拉毛滚轮在桁架筋上滚动,而其他部位的水平支撑梁则与B型通槽的上半槽卡合,通过拉毛滚轮与桁架筋的接触可限定其他部位拉毛滚轮与叠合板的滚压深度,也可对拉毛过程进行一定的辅助导向。B型通槽的上半槽在起吊运输的过程中也可作为吊装的起吊点吊环,使得起吊运输更加方便。优选的,水平支撑梁和限位调节器采用铝合金等轻质材料制成,整体重量更轻,便于起吊运输,水平支撑梁亦采用伸缩套管结构,这样水平支撑梁可任意伸缩长度,适应不同使用需求和运输需求。
进一步,B型通槽下侧的限位调节器向外侧延伸形成轴杆,拉毛滚轮套设在轴杆上。作为优选这样能够有效可靠的将拉毛滚轮与限位调节器转动连接。
进一步,拉毛滚轮呈槽轮状,拉毛滚轮的轮面凹槽侧壁倾斜设置。作为优选这样拉毛滚轮能够更稳定有效的在叠合板上形成沟槽完成拉毛,且拉毛过程中拉毛滚轮滚动更易脱离叠合板,进而保障了拉毛沟槽的成型均匀性。
进一步,驱动机构为固定连接在水平支撑梁端部的扶手杆,扶手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60°,扶手杆垂直于水平支撑梁的轴线。作为优选这样更便于操作,只需要轻推扶手杆即可完成拉毛,省力且操作方便,操作劳动强度低,更加省力。
进一步,拉毛滚轮侧端可拆卸连接有环形的刀片,刀片的直径大于拉毛滚轮的直径。作为优选这样通过刀片可加强拉毛效果。
进一步,驱动机构为传送带,传送带上固定有牵引块,牵引块与水平支撑梁的端部螺栓连接。作为优选这样拉毛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更高,拉毛过程更稳定,质量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轴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722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机齿轮连体轴
- 下一篇:一种智慧城市用节能环保型路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