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68505.7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5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 发明(设计)人: | 严磊;程香;罗飞;江蓉;祁珂;李亮;李自飞;吴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43/00 | 分类号: | F25B4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2 | 代理人: | 孙瑞婕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相 介质 分离 组件 分配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相介质的预先分离,避免出口端堵塞的问题。该预先分离组件具体包括:介质输送管,一端为介质进口,另一端为介质出口;至少一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一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进口设置;及挡板,对应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其中,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出口。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分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
背景技术
应用在制冷领域中的分配器,其具有进口端和出口端,出口端具有至少两个分流出口,其中气液两相制冷剂自进口端进入后,在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的混合腔内充分混合后,自分流出口流出。现有技术中的分配器存在的缺陷在于,两相介质直接进入进口端后不能实现两相介质的分离,直接将未混合的两相介质进行排出,在排出过程中,未经混合的两相介质容易将管道堵塞,造成介质的排出不顺畅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两相介质的预先分离,避免出口端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及分配机构,采用预先分离两相介质,可有效防止气相柱塞。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包括: 介质输送管,一端为介质进口,另一端为介质出口;
至少一连接杆,一端安装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一端,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进口设置;及
挡板,对应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介质出口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两所述连接杆之间形成出口。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为多根,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
可选地,所述挡板的直径大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挡板朝向所述介质出口的端面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轴线垂直。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介质输送管的一端外侧壁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挡板的边缘处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挡板的边缘处;
或
所述介质输送管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挡板焊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或
所述挡板与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介质输送管的外圆周上;
或
所述挡板、连接杆和介质输送管一体成型。
一种分配机构,该分配机构安装在壳体内,包括:
如上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
积液桶,其中部为液相介质储存区,所述液相介质储存区的进口对应所述的两相介质预分离组件的出口设置;
盘状件;及
设置在所述盘状件上的至少一个文丘里管,任一所述文丘里管具有进气口、排出口以及与所述积液桶连通的介质进口;
其中,所述盘状件、壳体以及所述积液桶的外侧壁共同形成一区域,所述区域被配置为气相介质储存区;所述文丘里管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气相介质储存区内,所述文丘里管的排出口位于所述气相介质储存区外。
可选地,所述盘状件位于所述积液桶的桶底上方,使得所述积液桶的桶底与所述盘状件之间具有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8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漠育苗筒的分层式承载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彩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