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摇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65362.4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9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成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晟智造(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4B5/02 | 分类号: | G04B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邓易偲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摇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型摇表器,包括:微处理器;振荡器,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为微处理器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运行模块,通过电池给马达供电,以对手表进行自动上发条操作。低电压监控模块,与微处理电连接,用于对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的电压进行监控;低电压指示模块,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对当前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的电压情况进行指示;档位开关,与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用户的档位选择,告知微处理器对应运行。本发明通过对运行模块设置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对马达进行供电,其中两节电池中间引线到马达,使得马达正转和反转时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池进行供电,能够最大化的使用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能量,使电池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摇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节能型摇表器。
背景技术
摇表器,又称自动摇表器或自动摇表盒,通常指装有马达的手表盒,用于高档机械表自动上链。又名自动上链表盒、自动上链马达表盒、马达盒、摇表盒、转表盒、上链器,指有动力驱动可旋转表盘的手表盒。
现有的摇表器往往只针对考虑摇表器的使用需求,而对摇表器的电池能耗没有进行把握,导致很多摇表器的电池使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型摇表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型摇表器,包括:
微处理器;
振荡器,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为微处理器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运行模块,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的马达驱动单元,所述马达驱动单元的前端连接第一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池的正极以及马达的一端,所述马达的另一端与所述马达驱动单元的中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的一端,所述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马达驱动单元的后端,所述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共同组成电池组;
低电压监控模块,与所述微处理电连接,用于对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的电压进行监控;
低电压指示模块,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对当前第一电池以及第二电池的电压情况进行指示;
档位开关,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用于获取用户的档位选择,告知微处理器对应运行。
进一步,所述振荡器具体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的P1.3/XIN引脚连接的晶振Y1的一端以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接地以及连接第六电容C6的一端,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以及未处理器的P1.2/XOUT引脚。
进一步,所述运行模块具体包括与所述微处理器的P2.4引脚连接的第三电阻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源VCC以及电池组BAT的3号接口,所述电池组BAT的二号接口连接所述开关的1号接口,所述开关的2号接口连接马达MOTOR的1号接口,所述马达MOTOR的2号接口分别连接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以及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P2.5引脚,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VSS引脚以及接地。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低电压指示模块具体为LED指示灯,所述LED指示灯包括第一颜色LED灯以及第二颜色LED灯,正常电压时,第一颜色LED灯每10秒闪一次,电池电压不足时,第二颜色LED灯每5秒闪一次。
进一步,所述晶振Y1的频率为8M。
进一步,所述档位开关具体包括4个档位,其中1号档位接口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P0.0/INTO引脚,2号档位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P1.0接口,3号档位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P5.4/PWM0引脚,4号档位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晟智造(广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卓晟智造(广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5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