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辅助用锚杆孔位钻机活动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62590.6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1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勤;常雷;岳喜亮;辛家鹏;陈帅;朱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福淮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E21B15/00;E21B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用锚杆孔位 钻机 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用锚杆孔位钻机活动架,包括与外部动力源连接的钻机,所述钻机可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位于机床上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所述机床中部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机床可绕转轴调节其倾斜角度,所述支架下端连接有可进行长度调节的支撑柱。在进行钻孔时,将钻机固定在滑块上,然后根据矿道预先测定的点位调节支架的高度,然后通过第二转轮调节机床的角度至与钻孔点位相垂直,然后通过螺栓固定,随之启动钻机进行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第一转轮使钻机缓慢向前移动提供向前的推力,使得钻孔效率更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钻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辅助用锚杆孔位钻机活动架。
背景技术
矿道锚网支护使用普遍,在锚杆锚索支护过程中,锚杆锚索对围岩的锚固作用使得巷道围岩稳定,减少破坏,确保安全生产。在进行支护前,需要先在矿道内四周钻孔打眼安装锚杆,为保证后期支护的安全可靠,钻的孔位轴向方向应尽量保持与矿道四周的圆弧面相垂直,现有的锚杆孔位都是采用锚杆机或气动风钻进行打眼钻孔,通常都是两个操作人员相互配合钻孔,长时间的工作会使得效率较低,也很难保证钻孔方向与矿道面的垂直,导致后期支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主要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辅助用锚杆孔位钻机活动架,能够大大提高锚杆孔位钻探的效率,同时能够调节钻探的角度,提高后期支护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辅助用锚杆孔位钻机活动架,包括与外部动力源连接的钻机,所述钻机可固定安装在滑块上,所述滑块位于机床上开设的滑槽内滑动,所述机床中部位置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机床可绕转轴调节其倾斜角度,所述支架下端连接有可进行长度调节的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机床外侧并与第一转轮同轴连接,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
再进一步的,所述机床一侧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连接的滚轮转动连接于传动杆一端,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置于支架一侧的第二转轮同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轮活动连接的螺栓可插入支架一侧开设的孔洞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滑动连接在外立柱内,并通过连接在外立柱一侧的旋钮锁紧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外立柱下端连接带有锁止结构的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进行钻孔时,将钻机固定在滑块上,然后根据矿道预先测定的点位调节支架的高度,然后通过第二转轮调节机床的角度至与钻孔点位相垂直,然后通过螺栓固定,随之启动钻机进行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第一转轮使钻机缓慢向前移动提供向前的推力,使得钻孔效率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立体结构部分剖视图。
附图中:1、钻机;2、滑块;3、机床;4、滑槽;5、支架;6、螺纹杆;7、第一转轮;8、支撑柱;9、凹槽;10、滚轮;11、传动杆;12、第二转轮;13、外立柱;14、旋钮;15、万向轮;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尽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福淮矿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福淮矿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2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辣椒育种用皮籽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同时桥接端子排和标识牌的端子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