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液晶模组及其液晶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60152.6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丁雨芬;林敏宏;沈新新;余明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H04N5/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液晶 模组 及其 液晶电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背光液晶模组及其液晶电视,其中,所述背光液晶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连接在所述第一折边的背端并与所述第一折边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端设有安装位;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安装位上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和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端;玻璃体,所述玻璃体位于所述安装位上并且连接在所述中框的前端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避免结构过于复杂,解决了模组的壁厚过大的问题,还可以降低生产加工成本和提高液晶模组的整体视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背光液晶模组及其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液晶电视也要求外形美观和人工智能化。
随着液晶模组行业技术的发展,超窄边框因其全面屏无视界的优异显示效果,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模组常采用塑胶中框为外观件的形式,此种模组受结构影响通常边框较宽,并且其加工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背光液晶模组,旨在解决模组的壁厚过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背光液晶模组,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连接在所述第一折边的背端并与所述第一折边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端设有安装位;
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安装位上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和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端;
玻璃体,所述玻璃体位于所述安装位上并且连接在所述中框的前端上。
优选的,所述背光液晶模组还包括第一粘体,所述第一粘体分别与所述玻璃体的内侧端、所述中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粘体包括玻璃泡棉胶。
优选的,靠近所述第一折边内侧端的所述玻璃体的左和/或右侧端与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端设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与所述安装位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背光液晶模组还包括第二粘体,所述第二粘体分别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所述中框的背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粘体包括双面胶。
优选的,所述中框上设有延伸凸部,所述延伸凸部自远离所述第一折边的内侧端方向的所述中框内侧端延伸;并且所述延伸凸部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形成安装内腔。
优选的,所述背光液晶模组还包括传播组件,所述传播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内腔之中。
优选的,所述传播组件包括膜片、扩散板和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背侧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折边的内侧端上,所述反射片的前侧端连接在所述扩散板的背端上,所述扩散板的前端与所述膜片的背端连接,所述膜片的前端靠近所述延伸凸部的内侧端。
优选的,一种液晶电视,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液晶模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背板的第一折边做外边框以及中框作为支撑安装框架解决现有的采用中框作为外观边框造成玻璃与外边框之间的壁厚过大的问题,从而使得背光液晶模组整体减少了一个背板壁厚的厚度,进一步地缩窄了边框的宽度;进而可以提高液晶模组的整体视觉效果和降低了生产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601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藏式卡扣保护壳
- 下一篇:一种电力施工工程施工用警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