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洗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9814.8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65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彩霞;王志册;郝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菜央子盐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B01D21/00;C01D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松艳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洗盐装置,涉及盐洗涤技术领域,包括上筒体,上筒体的上部外侧设有溢流筒,上筒体的上部内设有进料筒,上筒体的下部对接有直筒,直筒的下部对接有锥形筒,锥形筒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端,直筒内设有第一环形管,第一环形管的中心线与直筒的轴线重合,第一环形管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液管,第一排液管朝上设置,且朝向第一环形管的中心线倾斜设置,第一环形管的侧部与直筒之间固接有若干个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连通第一环形管,一个第一进液管连接有卤水供给系统。本实用新型保证了盐浆与卤水的充分反应,提高了洗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盐洗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洗盐装置。
背景技术
日晒法生产原盐为盐浆,盐浆中含有很多的杂质,在制得精盐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洗盐装置,常见的洗盐装置为立式洗盐筒,立式洗盐筒存在如下问题:
1、卤水从筒体的侧部进入,导致卤水与盐浆的接触面有限,导致洗涤效率低。
2、盐经过洗涤降温后从装置底部排出,盐容易出现在筒体下部的内壁上积盐,需要经常停机清盐,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分离纯度,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洗盐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盐洗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洗盐装置,包括上筒体,上筒体的上部外侧设有溢流筒,上筒体的上部内设有进料筒,上筒体的下部对接有直筒,直筒的下部对接有锥形筒,锥形筒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端,直筒内设有第一环形管,第一环形管的中心线与直筒的轴线重合,第一环形管的顶部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液管,第一排液管朝上设置,且朝向第一环形管的中心线倾斜设置,第一环形管的侧部与直筒之间固接有若干个第一进液管,第一进液管连通第一环形管,一个第一进液管延伸至直筒的外侧,且连接有卤水供给系统。
其中,第一进液管的侧部设有第二排液管,第二排液管连通第一进液管。
其中,若干个第二排液管的出液方向沿着同一个旋向的切线方向设置。
其中,锥形筒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锥筒、第二锥筒、第三锥筒以及第四锥筒,出料端位于第四锥筒的底部一侧,第一锥筒的顶部对接于直筒的底部,第二锥筒的顶部有间隙地套接于第一锥筒的底部,第二锥筒的顶部固接有第二环形管,第二环形管与第一锥筒固接,第二环形管连通第一锥筒、第二锥筒之间的间隙;第三锥筒的顶部有间隙地套接于第二锥筒的底部,第三锥筒的顶部固接有第三环形管,第三环形管与第二锥筒固接,第三环形管连通第二锥筒、第三锥筒之间的间隙;第四锥筒的顶部有间隙地套接于第三锥筒的底部,第四锥筒的顶部固接有第四环形管,第四环形管与第三锥筒固接,第四环形管连通第三锥筒、第四锥筒之间的间隙,第二环形管、第三环形管、第四环形管均连接至卤水供给系统。
其中,锥形筒外设有连通卤水供给系统的箱体,第二环形管、第三环形管、第四环形管与箱体之间设有第二进液管,第二进液管上设有调速阀。
其中,进料筒的底部端口为渐开状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盐浆通过进料筒持续地进入上筒体内,与多个方位斜向上排出的卤水持续的混合,从而保证了盐浆与卤水的充分反应,达到沉降分离作用,提高了洗涤效果。
2、盐洗涤过程中,卤水会持续的冲刷第二锥筒、第三锥筒以及第四锥筒的内表面,可以有效的防止盐的积沉,避免盐积沉过多导致阻塞问题的出现;
3、通过调速阀来调节第二环形管、第三环形管以及第四环形管的流速,使得各个锥段的卤水进量可控,从而实现对冲洗效果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洗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菜央子盐场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菜央子盐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98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