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散热的双层建筑幕墙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7857.2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F24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128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散热 双层 建筑 幕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的双层建筑幕墙,包括内层幕墙,所述内层幕墙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右侧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左端活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层幕墙、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散热腔,所述内层幕墙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外层幕墙,所述外层幕墙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连接板,所述外层幕墙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连接板。该高效散热的双层建筑幕墙,通过安装散热叶片,驱动电机带动主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副齿轮转动,由此可以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动轴外端的散热叶片转动,增加散热腔内部的空气流动,对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进行散热,防止阳光长期照射对幕墙产生损害,延长幕墙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散热的双层建筑幕墙。
背景技术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外墙框架式支撑体系也是幕墙体系的一种),今天,幕墙不仅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物的外墙,还应用于各种功能的建筑内墙,如通信机房、电视演播室、航空港(机场)、大车站、体育馆、博物馆、文化中心、大酒店、大型商场等,今后,由于幕墙工艺与科技的结合,响应全球节能减排的号召,智能型幕墙,如太阳能光伏幕墙、通风道呼吸幕墙、感应风雨智能幕墙等,将展示出建筑的独特魅力。
现有的建筑幕墙在户外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之后表面温度会升高,如果不进行散热会使其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幕墙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散热的双层建筑幕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建筑幕墙在户外长时间受到阳光照射之后表面温度会升高,如果不进行散热会使其受到损伤,从而影响幕墙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散热的双层建筑幕墙,包括内层幕墙,所述内层幕墙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右侧固定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左端活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层幕墙、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散热腔,所述内层幕墙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外层幕墙,所述外层幕墙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上连接板,所述外层幕墙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下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通过上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通过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内层幕墙与外层幕墙之间固定设置有散热腔,通过设置散热腔可以增加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之间的空气流通,更加有利于整个幕墙的散热。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驱动电机、传动轴、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上连接板上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支撑杆,所述上连接板上端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贯穿上连接板并延伸至下连接板的下侧,所述右支撑杆贯穿上连接板并延伸至下连接板的下侧,通过安装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可以对散热机构起到支撑和限位以及导向的作用,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右支撑杆右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传动端的左端位于右支撑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前端固定安装有主齿轮,通过安装主齿轮,驱动电机开启可以带动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主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主齿轮的上端活动安装有副齿轮,所述副齿轮等距排布于右支撑杆的内部,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相啮合,所述相邻两个副齿轮之间互相啮合,通过安装副齿轮,由于齿轮与副齿轮相啮合,相邻两个副齿轮之间互相啮合,因而在主齿轮被驱动电机带动着转动的同时,也会带动多个副齿轮转动,从而为散热机构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7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