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层铲刀的天冬挖掘铲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57633.1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91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辉;蒋辉霞;蒋金巧;徐东;王林;陈敏;魏鼎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 |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层 铲刀 天冬 挖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层铲刀的天冬挖掘铲,其特征在于:包括铲刀架、第一挖掘铲和第二挖掘铲;所述第一挖掘铲平面形状为三角形,设置于所述铲刀架底部;所述第二挖掘铲平面形状为T字型,设置于所述铲刀架上部。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单层铲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铲刀,构建了双层铲刀。其优点是可以将铲土作业分工到两层铲刀上,上层铲刀铲表土,下层铲刀铲深土,两层铲刀的间距可根据待收获的天冬种植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降低入土阻力和强度要求,防止出现断裂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挖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层铲刀的天冬挖掘铲。
背景技术
天冬为百合科植物天冬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之功效。天冬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小段直径0.5~2cm。一般年数越低,根嫩折干率越低,产量也低。因此一般都会种4年以上再收获,故而,天冬市场价较高。然而基于天冬的上述特点进行采挖时,一般都是使用人工,采用机械,天冬损伤较大;虽然人工采挖但采用当前的天冬挖铲其本身结构的不足经常因为挖铲插入土壤后往后压起土壤过程是会对后方的天冬块根造成很大挤压,故而后面待挖的天冬块根一般都会受到很大损伤,严重影响品质,后期还需要专门削除,造成大量浪费。
目前国内的天冬挖掘机械其铲刀机构都是单层铲刀结构,当单层铲刀收获深根茎类作物,加之土壤含水率较大时,其受到土壤的阻力较大,对其强度也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层铲刀的天冬挖掘铲。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层铲刀的天冬挖掘铲,包括铲刀架、第一挖掘铲和第二挖掘铲;
所述第一挖掘铲平面形状为三角形,设置于所述铲刀架底部;
所述第二挖掘铲平面形状为T字型,设置于所述铲刀架上部。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挖掘铲上表面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铲刀架连接。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挖掘铲与所述铲刀架固定连接。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挖掘铲与所述铲刀架活动连接。
在一些较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挖掘铲的总宽为600-80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单层铲刀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铲刀,构建了双层铲刀。其优点是可以将铲土作业分工到两层铲刀上,上层铲刀铲表土,下层铲刀铲深土,两层铲刀的间距可根据待收获的天冬种植地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降低入土阻力和强度要求,防止出现断裂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优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优实施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76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饲料生产加工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光纤导航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