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插管环绕式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7361.5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7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金婷婷;周尧英;姚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管 环绕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插管环绕式固定装置,包括牙垫,牙垫上可拆卸连接有牙垫棉线,牙垫棉线上粘合有胶布,胶布的两端设有开口,开口将胶布分割成上胶布瓣和下胶布瓣,上胶布瓣与牙垫、口插管的上部粘合,下胶布瓣与牙垫、口插管的下部粘合。本实用新型固定牢靠,不易造成皮肤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口插管环绕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口插管在ICU中是生命之管,意外拔脱会有生命危险。原先口插管的固定方式如图4所示,牙垫和胶布分开设置,牙垫棉线绕口插管和牙垫三周,对口插管和牙垫进行固定,上胶布5和下胶布6需十字交叉贴在脸上,将牙垫与患者进行固定,会造成以下后果:1.撕开胶布会引起黏胶相关性皮炎;2.侧卧位患者口水流到脸颊上,会造成胶布固定不牢固,导致患者非计划性意外拔管。若将牙垫棉线绕颈一圈固定口插管会有以下后果:1.固定太松导致口插管滑脱;2.固定太紧会勒破颈部皮肤,造成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口插管环绕式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插管环绕式固定装置,包括牙垫,牙垫的侧边固定口插管,牙垫上可拆卸连接有牙垫棉线,牙垫棉线上粘合有胶布,胶布的两端设有开口,开口将胶布分割成上胶布瓣和下胶布瓣,上胶布瓣与牙垫、口插管的上部粘合,下胶布瓣与牙垫、口插管的下部粘合。
胶布的外周套设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靠近牙垫棉线的中部设置。
胶布长为70cm,宽2cm,开口长为8cm。
上胶布瓣和下胶布瓣均环绕粘合口插管和牙垫超过1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将胶布与牙垫棉线粘合成一体,固定时,将牙垫棉线及胶布绕颈部一周,胶布绕颈一周后,将上胶布瓣和下胶布瓣分别交叉环绕式一周以上固定口插管及牙垫,环绕式固定不易滑脱,避免非计划性拔管;2、颈部后方胶布外面放置一根橡胶软管,可对颈部皮肤起到减压作用,口水流出也易于干燥,避免造成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3、胶布直接环绕颈部一周固定于牙垫和口插管上,胶布的粘性面与皮肤非直接接触,对皮肤不会造成损伤,避免黏胶相关性皮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牙垫与胶布配合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牙垫棉线和胶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牙垫固定结构。
图中:牙垫1、胶布2、上胶布瓣21、下胶布瓣22、橡胶软管3、牙垫棉线4、上胶布5、下胶布6、开口7、口插管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口插管环绕式固定装置,包括牙垫1,牙垫1的侧边固定口插管8,牙垫1上可拆卸连接有牙垫棉线4,牙垫棉线4绕口插管8和牙垫1三周,对口插管8和牙垫进行固定,该固定方式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牙垫棉线4上粘合有胶布2,胶布2的两端设有开口7,开口7将胶布2分割成上胶布瓣21和下胶布瓣22,上胶布瓣21与牙垫1、口插管8的上部粘合,下胶布瓣22与牙垫1、口插管8的下部粘合,胶布2长为70cm,宽2cm,开口7长为8cm,上胶布瓣21和下胶布瓣22均环绕粘合口插管8和牙垫1超过1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人民医院,未经绍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7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设备用运输箱体
- 下一篇:神经内科用防老年痴呆手部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