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编轴向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4538.6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31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单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3/08;D04B2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编 轴向 织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编轴向织物,包括织物本体,织物本体包括内部支撑层、第一表面织物层和第二表面织物层。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编轴向织物采用内部支撑层、第一表面织物层和第二表面织物层缝接组成,采用多层经编工艺,使得织物具有高度的纤维连续性和线性;在内部支撑层内部开设有侧置侧向限位防脱槽的内部支撑口,在内部支撑口内插接外侧具有斜置限位杆的玻纤支撑条,从而大大提升轴向织物的轴向抗弯折能力和弹性复位性能;利用在侧向限位防脱槽内侧开口位置缝接侧向限位缝线,在内部支撑口外侧缝接横向限位缝线,从而大大提升玻纤支撑条内部安装后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混编轴向织物。
背景技术
多轴向技术在国外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织造技术。由于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和对纺织品要求的不断提高,90年代对多轴向技术得到广泛研究和推广应用。近年来,以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织物为增强结构的先进复合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以往纺织复合材料增强体多采用机织方格布。由于传统机织物组织结构中的纱线处于弯曲状态,使得高性能纤维机织物中纤维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然而经编多轴向织物是由多层伸直且平行排列的纱线层利用经编结构的组织绑缚在一起而形成的。这类织物经树脂浸渍固化后可得到所需的复合材料。它的出现一改以前针织物纤维含量及模量低的缺点,并且很好地解决了机织物由于屈曲效应导致的纤维性能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使复合材料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织物结构上,经编多轴向织物由于多层铺层及绑缚纱线的存在充分利用了平行纱线的性能,提高了层间性能。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轴向织物的纤维性能受到纺织原材料的局限,因此沿垂直方向的卷曲性和抗弯折,以及复位性能依然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混编轴向织物,解决目前市面上的轴向织物的纤维性能受到纺织原材料的局限,因此沿垂直方向的卷曲性和抗弯折,以及复位性能依然有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编轴向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的织物本体包括内部支撑层、第一表面织物层和第二表面织物层,所述的内部支撑层内部开设有内部支撑口,所述的内部支撑口顶端开设有与内部支撑层外侧相连通的侧向装卸口,所述的内部支撑口内侧面上交错开设有多个侧向限位防脱槽,所述的内部支撑口内部插接有玻纤支撑条,所述的玻纤支撑条两侧具有与侧向限位防脱槽相配合的一体结构斜置限位杆,所述的玻纤支撑条通过斜置限位杆插入侧向限位防脱槽内部与内部支撑口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表面织物层与内部支撑层上表面编织固定,所述的第二表面织物层与内部支撑层下表面编织固定。
所述的内部支撑层、第一表面织物层和第二表面织物层之间位于侧向限位防脱槽内侧开口位置缝接有防止开口拉扯变形的侧向限位缝线。
所述的内部支撑层、第一表面织物层和第二表面织物层之间位于内部支撑口外侧缝接有用于防止内部支撑口弯曲变形的横向限位缝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编轴向织物采用内部支撑层、第一表面织物层和第二表面织物层缝接组成,采用多层经编工艺,使得织物具有高度的纤维连续性和线性;
(2)在内部支撑层内部开设有侧置侧向限位防脱槽的内部支撑口,在内部支撑口内插接外侧具有斜置限位杆的玻纤支撑条,从而大大提升轴向织物的轴向抗弯折能力和弹性复位性能;
(3)利用在侧向限位防脱槽内侧开口位置缝接侧向限位缝线,在内部支撑口外侧缝接横向限位缝线,从而大大提升玻纤支撑条内部安装后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泰玻纤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4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叶种植中的打烟装置
- 下一篇:组合式植被种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