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多边形抢占式电动汽车按需分配功率充电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54509.X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4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喻先春;杨前江;程齐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2;B60L53/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多边形 抢占 电动汽车 按需分配 功率 充电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正多边形抢占式电动汽车按需分配功率充电电路,充电模块按照正多边形结构两两互联,充电模块通过电力线缆与充电设备连接,充电模块两两互联之间设置有接触器组。本实用新型对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时,在能够实现充电模块全部可以互相借调的情况下,减少了接触器组的使用,降低电路设计成本和结构复杂性,节省了箱体空间要求。本实用新型功率按需分配,是根据电动汽车的实时能接受的功率需求进行功率调配,极大地提高了充电模块的充电利用率,使充电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本实用新型充电模块抢占式设计,可以使每把充电枪都能够分配到最低一个或一组的充电模块,使充电设备整体使用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多边形抢占式电动汽车按需分配功率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设施也逐渐普及开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发展出不同功率、单枪或多枪的充电设备;现阶段在大功率多枪的充电设备中,主要的功率调度电路设计以总线结构、环形结构、矩阵型结构为主。
以下说明每种结构的功率调度工作情况:
总线结构电路设计最为简单,当有N个充电模块,只需要N-1个接触器组,就能完成所有模块的借调;但是存在两辆电动车及以上同时进行充电时,就会出现不能借调未相邻、未工作的充电模块,从而造成充电模块闲置浪费,延长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降低充电效率及经济效益。
环形结构电路设计在总线结构电路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当有N个充电模块,就需要N个接触器组来完成所有模块的借调;同时解决两辆电动汽车充电时,能够借调未相邻、未工作的充电模块。但是,这只是解决了两辆车充电产生的功率浪费问题,对于三辆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时,仍出现不能借调未相邻、未工作的充电模块的问题,同样造成充电模块浪费,充电效率低下,经济效益提升不显著。
矩阵结构电路是另一种全新的电路设计,有别于总线结构、环形结构,可以完全解决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不能借调未相邻、未工作的充电模块的问题。因为矩阵结构电路设计思想为N个充电模块,分别依次连接每个充电设备,即有M把充电枪设备,每把充电枪设备直接连接N个充电模块。虽然矩阵结构电路设计可以解决总线、环形结构功率借调问题,但是其电路结构设计复杂,需要采用N×M个接触器组,大幅增加了充电设备的设计成本,其次,接触器设备有使用次数限制,如此多的数目,在后期维护上增大了维护成本。综上所述,对于一种即能实现全借调充电模块、降低制造和运维成本、提高充电效率、提升充电效益的功率借调电路结构,目前还没有好的设计方案。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中对于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时,易出现不能借调未相邻、未工作的充电模块的问题,造成充电模块浪费,充电效率低下,经济效益提升不显著。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原有充电电路只是考虑到了解决充电过程中的某个问题,且因为电动汽车同时充电是随着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出现的新问题,故原有充电电路和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缺陷。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能够显著提高充电模块使用效率,减少电动汽车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增加充电桩运营企业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多边形抢占式电动汽车按需分配功率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正多边形抢占式电动汽车按需分配功率充电电路,所述正多边形抢占式电动汽车按需分配功率充电电路设置有充电模块,充电模块按照正多边形结构两两互联。
进一步,所述充电模块通过电力线缆与充电设备连接。
进一步,所述充电模块两两互联之间设置有接触器组,实现不同充电模块相互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未经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45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