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嵌入式设备后备电源的无缝切换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1440.5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9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柴天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冷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G06F1/3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擎科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9 | 代理人: | 黄智明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入式 设备 后备 电源 无缝 切换 电路 | ||
1.一种嵌入式设备后备电源的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是:包括对应连接的第一电源输入端口(J1)、第二电源输入端口(J2)、负载接线端口(J3)、电压检测芯片(U1)、第一PMOS管(Q1)、第二PMOS管(Q2)、第三PMOS管(Q3)、第四PMOS管(Q4)、第五PMOS管(Q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肖特基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LED1);
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口(J1)的第一端与第一PMOS管(Q1)的S极连接,第一PMOS管(Q1)的D极与第二PMOS管(Q2)的D极对应连接,第一PMOS管(Q1)的G极、第二PMOS管(Q2)的G极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二PMOS管(Q2)的S极、第四PMOS管(Q4)的S极以及负载接线端口(J3)的第一端连接;
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电压检测芯片(U1)的LBO#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第五PMOS管(Q5)的G极连接;第五PMOS管(Q5)的S极与肖特基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第五PMOS管(Q5)的D极和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且接入有第一电压,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极、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电压检测芯片(U1)LBO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肖特基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三PMOS管(Q3)的G极、第四PMOS管(Q4)的G极连接;第三PMOS管(Q3)的D极与第四PMOS管(Q4)的D极对应连接,第三PMOS管(Q3)的S极、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口(J2)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VCC;
电压检测芯片(U1)的FTH端、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电压检测芯片(U1)的RTH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电压检测芯片(U1)的VCC端和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接入VCC;
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电压检测芯片(U1)的GND端连接且接入GND,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连接且接GND,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一电源输入端口(J1)的第二端、第二电源输入端口(J2)的第二端以及负载接线端口(J3)的第二端分别接GN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设备后备电源的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是:第一PMOS管(Q1)、第二PMOS管(Q2)、第三PMOS管(Q3)、第四PMOS管(Q4)、第五PMOS管(Q5)的型号均为AO4447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设备后备电源的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是:电压检测芯片(U1)的型号为CN3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设备后备电源的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是:第五PMOS管(Q5)的型号为AO3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嵌入式设备后备电源的无缝切换电路,其特征是:肖特基二极管(D1)的型号为B5819WS、发光二极管(LED1)的型号为ORH-G36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冷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冷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144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护栏
- 下一篇:缩小四氟管管径的加工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