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手机钢化膜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51143.0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1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么么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0 | 分类号: | B32B33/00;B32B3/08;B32B7/06;H04M1/1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志海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手机 钢化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手机钢化膜,包括钢化膜本体,钢化膜本体包括基层,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ITO导电层,钢化膜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层,吸附层的背面粘接有静电保护膜,钢化膜本体的正面粘接有防护膜,防护膜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块,吸附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手指套。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将橡胶手指套进行提拉,从而使手部不会捏在钢化膜本体的两侧,从而减少手部灰尘沾染到钢化膜本体背面吸附层的几率,且通过手指穿过手指套后便于对钢化膜本体进行定位贴附,通过设置静电保护膜和ITO导电层能够减少揭膜时产生的电性反应,从而能够减少灰尘的吸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化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静电手机钢化膜。
背景技术
手机钢化膜就是钢化玻璃弄成的特薄的贴膜,也就是将普通玻璃进行钢化处理,一般来说贴个钢化膜真的可以防止手机显示器破碎,但是预防不了因为侧边碰撞而产生的破碎也就是磕手机边角。有一定的几率破碎。构造就是玻璃进行钢化处理。
目前钢化膜在粘贴时,通常是将手指部位捏合在钢化膜的两侧,再将背膜撕下,但是往往手部位置的灰尘受到震动后容易粘附在钢化膜上,使手机表面产生气泡,且在背膜分离时容易产生微弱的电性反应和气流扰动,从而容易使灰尘粘附在钢化膜上。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静电手机钢化膜,以解决容易粘附灰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静电手机钢化膜,包括钢化膜本体,所述钢化膜本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表面固定连接有ITO导电层,所述钢化膜本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的背面粘接有静电保护膜,所述钢化膜本体的正面粘接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手指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一只手将静电保护膜揭下,另一只手可将橡胶手指套进行提拉,从而使手部不会捏在钢化膜本体的两侧,从而减少手部灰尘沾染到钢化膜本体背面吸附层的几率,且通过手指穿过手指套后便于对钢化膜本体进行定位贴附,通过设置静电保护膜和ITO导电层能够减少揭膜时产生的电性反应,从而能够减少灰尘的吸附。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电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所述保护膜本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纳米防静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纳米防静电层能够增加电性隔离性,减少灰尘的吸附作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电保护膜的背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便签,所述防护膜的正面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便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便签方便手部将静电保护膜揭起,在钢化膜本体粘贴完成后,使用第二便签方便将防护膜揭起。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化膜本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预留孔,所述钢化膜本体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预留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预留孔能够对应手机的听筒部位,第二预留孔能够对应手机的前置摄像头部位。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化膜本体的边部设置有弧形曲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曲面能够增加钢化膜本体的边部抗摔性,同时利用弧形曲面能够减少钢化膜本体周边的灰尘沉积。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附块设置为扁圆形状,所述橡胶手指套设置为扁状条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吸附块和橡胶手指套的占用厚度,使吸附块和橡胶手指套不会搁到钢化膜本体。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ITO导电层的表面设置有抗爆层,所述抗爆层的表面设置有耐磨防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么么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么么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511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配电网智能故障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肢体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