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设计的植物缓冲带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47743.X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11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波;严昊;李馨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中悦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2;E01C11/22;E01F15/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盛世金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6 | 代理人: | 蒲金培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设计 植物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景观设计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包括种植土层和人行路基,通过分层墙的上端延分层墙安装的支撑架,支撑架上端的架设梁和玻璃栈道,以及支撑架下端的导水管,种植土层的上端由支撑架架起架设梁和玻璃栈道,玻璃栈道在允许人员进行正常行走的同时,保证了下方种植土层上种植的植被的正常采光,不影响植被的生长,玻璃栈道上接收的降水将流入导水管,再从排水口向下排出,对下方的植被进行浇灌,玻璃栈道作为人行路基延伸,进一步对植物缓冲带的面积进行利用,在不影响植物缓冲带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植物缓冲带的面积对人行道进行了拓宽,大大降低了植物缓冲带的占地成本,使城市布局更加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缓冲带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观设计的植物缓冲带结构。
背景技术
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利用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植被缓冲带的坡度一般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六,宽度不宜小于两米。植被缓冲带适用于居民区、公园、商业区或厂区、湖滨带,也可以设于城市道路两侧等不透水面周边,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作为城市水系的滨水绿化带,但坡度较大(大于百分之六)时其雨水净化效果较差。
现有的城市景观设计植被缓冲带为了保持缓冲效果,所占用的面积较大,占地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设计的植物缓冲带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城市景观设计植被缓冲带为了保持缓冲效果,所占用的面积较大,占地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景观设计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包括种植土层和人行路基,所述人行路基的边缘设置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的上端砌有分层墙,所述种植土层的下端为水体,所述分层墙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置有架设梁,所述架设梁的上端边缘位置设置有防护围栏,所述架设梁的内部设置有玻璃栈道,所述架设梁的下端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下板面开设有排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植物缓冲带的上方可以设置架设梁架设的玻璃栈道共人员行走。
优选的,所述种植土层延等高线堆砌有多个阶梯,所述分层墙分别竖直砌立在每一个阶梯的边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土层在不同高度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实现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玻璃栈道的上板面固定与人行路基的上端齐平,所述防护围栏的下端与架设梁一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围栏在架设梁上固定稳固,防止人员从玻璃栈道上坠落受伤。
优选的,所述导水管为L形弯管,所述导水管在架设梁的上端开有敞开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在玻璃栈道上的雨水将通过导水管导下,对种植土层进行排水浇灌。
优选的,所述导水管在架设梁的下方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所述排水口在导水管的下部均匀排列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口可以对水流进行均匀引导,对种植土层进行均匀排水浇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观设计的植物缓冲带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中悦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中悦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77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包边机的灵活搬运机构
- 下一篇:一种智能车位锁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