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44922.8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1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西;孙日明;王艳萍;杨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双星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杨靖 |
地址: | 6116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螺旋式 绕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结构,包括内纸筒、撑条、内层螺旋绕组以及外层螺旋绕组,所述撑条环绕内纸筒设置,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依次环绕内纸筒设置,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之间设置有轴向油道,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的同一端分别放置有端圈。该新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结构,绝缘件数量减少,加工简单,绝缘距离缩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结构。
背景技术
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用于轴向分裂变压器和特大容量电力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与普通螺旋式绕组不同点在于,首末头出线均在绕组同侧引出。这样可以减少引线长度,三相电阻不平衡率容易实现。由于内外层螺旋式绕组螺旋角相反,因此内层与外层螺旋式绕组之间一般要加两个撑条和一层纸板,这样内外层绕组间绝缘距离很大,增加了变压器成本。另外,内层与外层螺旋式绕组需要有各自的内纸筒、撑条和油道垫块,增加了绝缘件数量、制作难度和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U型双层螺旋式绕组结构,包括内纸筒、撑条、内层螺旋绕组以及外层螺旋绕组,所述撑条环绕内纸筒设置,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依次环绕内纸筒设置,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之间设置有轴向油道,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的同一端分别放置有端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包括撑条、导线和油道垫块,所述撑条的两侧设置有凸台,所述垫块的两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底部向垫块内侧开设有与凸台抵接滑动的凹槽;
通过多组两两对应的所述撑条围成一个环形圆筒结构,并通过垫块两端的凸台抵接于垫块的凹槽内完成对撑条的支撑,所述垫块上绕制有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层所述垫块绕满导线后,在所述导线上表面再铺设一层油道垫块后再次在其表面进行导线绕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为一体结构,在内层螺旋绕组上,所述导线从低一层向高一层绕制时的压弯处为内层局部压弯部,在外层螺旋绕组上,所述导线从低一层向高一层绕制时的压弯处为外层局部压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为同一类绕组,二者的螺旋绕制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向油道和油道垫块均由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螺旋绕组和外层螺旋绕组共用一套内纸筒、撑条和油道垫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向油道由纸条和垫块热压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内外层螺旋式绕组采用压弯螺旋结构,没有螺旋角。
2、内外层绕组之间没有层间撑条和纸筒,使得绕组整体尺寸变小。
3、内外层绕组之间绝缘距离缩小,紧密性更好,内外层螺旋绕组可连续绕制,整体连续性较好。
4、绝缘件数量减少,加工简单,内外层螺旋绕组绝缘距离缩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撑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向油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双星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双星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449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式蹲便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太阳能智慧花园景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