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9872.4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1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琳;余春益;贾布裕;陈宇轩;吴毓;谭仲德;罗宇蕃;茅思奕;陈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秋武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组合 中的 连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包括钢梁和组合钉,所述组合钉与钢梁焊接,所述组合钉包括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所述第一栓钉与第二栓钉之间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栓钉与第三栓钉之间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钉的底部均焊接与钢梁,连接杆在不同高度位置使连杆群装置中每排组合钉承受较为均匀的剪力,从而提高连钢‑混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与抗剪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组合梁建设中,现浇桥面板施工不仅需要很长的工期,而且在对组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施加预应力时,通过各种方法施加在桥面板上的预压力还会通过栓钉传递到钢梁上,使施加在桥面板上的预压力有很大损失。为解决以上问题,可先通过对设有预留孔的预制桥面板施加预应力,再通过将栓钉以较小的间距集中成群,以较大的间距延纵桥向布置的栓钉群,把预制桥面板在钢梁对应位置摆放好后,在桥面板预留孔内现浇混凝土即可。
通过以上方法,不仅可加快组合梁建设,保证负弯矩区桥面板内的有效预压力,还可使钢梁与桥面板良好组合。现有的群钉装置如下:1、带金属波纹套筒的群钉装置,虽能通过在金属波纹套筒内部及周围灌注高强水泥基材料提高群钉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与抗剪刚度,但由于高强水泥基材料具有的高弹模性质却导致了结构延性的降低,在金属波纹套管的施工中,对波纹套管的截断、安装、调整需一定的手工作业量;2、哑铃型栓钉剪力连接件装置,采用了较为简便的构造提高了群钉的抗剪承载力,但当栓钉间距有限或混凝土强度较低时,剪力作用下栓钉之间的混凝土更易损坏,在栓钉的弯剪破坏情况下,哑铃型底部直径较大区域的高度需较高,否则无法达到提高群钉承载力的目的,相应的需要更多的材料用量。
上述两种群钉装置虽都能够提高群钉的抗剪承载力,但却任无法解决群钉中栓钉受力不均匀的问题,造成群钉极限承载能力的较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提高了钢-混组合梁的抗剪承载能力和抗剪刚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包括钢梁和组合钉,所述组合钉与钢梁焊接,所述组合钉包括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钉,所述第一栓钉与第二栓钉之间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栓钉与第三栓钉之间的上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钉的底部均焊接于钢梁。
优选的,所述第一栓钉与第三栓钉之间的中部设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组合钉的数量至少为三组,且三组所述组合钉呈竖向排列至一排,相邻组合钉的连接杆之间的水平方向呈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钉的顶部均设有钉帽。
优选的,所述连杆群装置还包括UHPC块,所述UHPC块与组合钉黏结。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相对于钢梁呈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直径占比第一栓钉的直径为33%~60%。
一种基于上述的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将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钉与钢梁焊接,在第一栓钉与第二栓钉之间焊接连接杆,以及第二栓钉与第三栓钉之间焊接连接杆,浇筑UHPC,完成连杆群装置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用于钢-混组合梁中的连杆群装置,此连杆群装置的第一栓钉与第二栓钉之间的下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二栓钉与第三栓钉之间的上端设有连接杆,第一栓钉、第二栓钉和第三栓钉的底部均焊接与钢梁,连接杆在不同高度位置使连杆群装置中每排组合钉承受较为均匀的剪力,从而提高连钢-混组合梁的抗剪承载力与抗剪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9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