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杆顶出及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8849.3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8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袁新江;唐遐;李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60 | 分类号: | F16K31/60;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宁波慈恒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9 | 代理人: | 刘世勇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杆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顶出及密封结构,包括连杆、顶杆、以及止漏阀,止漏阀包括止漏阀密封件;顶杆活动设置在连杆和止漏阀之间且能靠近或远离止漏阀;连杆可相对于止漏阀滑动,连杆朝向顶杆的一侧形成第一驱动面、第二驱动面和过渡斜面;连杆滑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顶杆位于第二驱动面上;连杆滑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顶杆位于第一驱动面上。本实用新型其结构简单,通过滑动连杆即可实现对顶杆的控制来达到控制止漏阀以启闭第一开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尤其是一种连杆顶出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很多产品中需要对一个或多个通道的开口进行启闭控制,通常在开口处设置密封阀或者直接设置密封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密封阀或密封件来实现开口的启闭,现有技术中,控制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不方便操作;且一般一个密封阀配置一个控制组件、一个密封件配置一个控制组件,用户使用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杆顶出及密封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滑动连杆即可实现对顶杆的控制来达到控制止漏阀以启闭第一开口;且连杆具有联动功能,用户可以只操作连杆即可控制顶杆、转动件、以及滑动启闭件以启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连杆顶出及密封结构,包括连杆、顶杆、以及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的止漏阀,所述止漏阀包括用于密封第一开口的止漏阀密封件;
所述顶杆活动设置在所述连杆和止漏阀之间且能靠近或远离所述止漏阀,所述顶杆靠近所述止漏阀的状态下,所述顶杆作用于所述止漏阀使所述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远离打开第一开口;所述顶杆远离所述止漏阀的状态下,所述顶杆不作用于所述止漏阀;
所述连杆可相对于所述止漏阀滑动,所述连杆朝向所述顶杆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止漏阀侧凹陷以形成相对位置较靠近所述止漏阀的第一驱动面、以及相对位置较远离所述止漏阀的第二驱动面,所述第一驱动面与所述第二驱动面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的过渡斜面;所述连杆滑动至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二驱动面上;所述连杆滑动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第一驱动面上。
采用上述结构,用户滑动所连杆即可实现所述顶杆启闭所述止漏阀;当所述连杆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顶杆从第二驱动面经过过渡斜面到达第一驱动面上,由于所述第一驱动面的相对位置较靠近所述止漏阀,故顶杆靠近、作用于所述止漏阀,所述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打开第一开口;当所述连杆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顶杆从第一驱动面经过过渡斜面到达第二驱动面上,由于所述第二驱动面的相对位置较远离所述止漏阀,故顶杆远离、不作用所述止漏阀,所述止漏阀的止漏阀密封件密封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之间通过过渡斜面便于所述顶杆在所述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之间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顶出及密封结构包括用于启闭第二开口的转动启闭件,所述转动启闭件包括可绕其转轴转动的转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密封件的运动轨迹上;所述连杆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
采用上述结构,用户滑动所述连杆即可实现第二开口的启闭;所述连杆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使得所述转动件上的第一密封件开进密封或远离打开第二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8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位置跟踪器
- 下一篇:一种废旧锂电池振动给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