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8336.2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82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易作为;费兆军;周枢;秦斐;刘海波;于全明;安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11 | 分类号: | F24F1/0011;F24F13/20;F24F11/89;F24F1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1 | 代理人: | 高会会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室内 | ||
本申请涉及空调送风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盖板、导风板、抵接条和触碰开关。壳体具有出风口,盖板设置于机体的前侧面;导风板设置于盖板的一侧,并与出风口对应设置,且其两端卡设于壳体的侧壁,并与壳体的侧壁滑动连接;抵接条水平设置于导风板朝向盖板的一侧壁;触碰开关,设置于盖板与壳体的侧壁连接处,且位于抵接条的下侧。在本申请中,提高对空调器内部进行维修或清理的效率,无需用户持拿拆卸工具对盖板进行拆除,进而简化了打开盖板的方式,提升开启盖板过程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调节室内温度并保持用户所需环境状态的家用电器装置,通过制冷系统内循环的制冷剂与室内流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室内空气降温或升温,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但是现有的空调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内部的风道系统等零部件上会积聚大量的灰尘,易导致有害菌的滋生,使得空调器成为二次污染源,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相关技术中存在通过将室内机的前盖板从机体上拆除,来对机体内部进行清洗和维修,而相关技术中室内机的前盖板是通过螺栓与空调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导致在对空调内部进行维修检测时,需要使用者通过专用工具对螺栓进行逐个拆卸后在将前盖板从室内机上取下,虽然能够对室内机内部进行维修,但是拆卸过程繁琐,并且容易伤到用户身体,存在安全隐患,既降低了空调的维修检测效率,又降低了空调在维修检测时的安全性。
因此,如何简化打开盖板的方式,提升开启盖板过程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高对空调器内部进行维修或清理的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提高对空调器内部进行维修或清理的效率,无需用户持拿拆卸工具对盖板进行拆除,进而简化了打开盖板的方式,提升开启盖板过程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盖板、导风板、抵接条和触碰开关。壳体具有出风口,盖板设置于机体的前侧面,且顶部与壳体前侧面的顶部旋转连接,侧边与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导风板设置于盖板的一侧,并与出风口对应设置,且其两端卡设于壳体的侧壁,并与壳体的侧壁滑动连接;抵接条水平设置于导风板朝向盖板的一侧壁;触碰开关,设置于盖板与壳体的侧壁连接处,且位于抵接条的下侧,抵接条可与触碰开关接触或分离,并在与触碰开关接触的情况下,开启盖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导风板的两端在壳体侧壁上的滑动,带动设置在导风板一侧壁上的抵接条滑动,使抵接条可通过滑动与位于其下侧的触碰开关接触或分离,并在需要对壳体内部进行维修或清理的情况下,通过滑动抵接条使其与触碰开关接触,从而使盖板的侧边与壳体的侧壁分离,而由于盖板顶部与壳体前侧面的顶部旋转连接,因此在盖板的侧边与壳体的侧壁分离之后,向上翻折盖板,使盖板处于打开状态,便于用户对壳体内部进行维修或清理,提高对空调器内部进行维修或清理的效率,无需用户持拿拆卸工具对盖板进行拆除,利用机械化的开启方式,自动化程度高,开启盖板的过程更加稳定,进而简化了打开盖板的方式,提升开启盖板过程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并且使导风板不仅具有对出风气流进行导向的作用,而且具有开启盖板的作用,使导风板的功能多样化,更加方便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83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间环境监测机器人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注塑后泥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