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船型三通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37379.9 | 申请日: | 2021-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45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苗福军;李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和同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24;B65G53/56 |
| 代理公司: | 湖北天领艾匹律师事务所 42252 | 代理人: | 胡振宇 |
| 地址: | 441021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船型 三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船型三通管,属于三通管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与驱动装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背面的一端与连接轴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卡接在壳体内。该防堵塞船型三通管,通过设置滑板、曝气管和密封板,使得该三通管可以用于同一转运站相邻两套输煤系统空间交叉布置的切换与分流,当一条输煤发生故障时,可经交叉布置的分流装置进行空间切换,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可以对运动的煤流进行准确地转向与分料,且不易发生卡滞现象,维护成本低,且该三通管可以对在切换出口的同时对堵塞一侧的出口进行疏通,提高了该三通管适用性的同时,保障了该三通管输料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通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塞船型三通管。
背景技术
对于容易发生堵煤、漏煤现象的换向三通,可将其设计成换向灵活的“船形三通”,目前“船形三通”多是三通分料器,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是为了保障一侧排料管内部出现堵塞的情况时,可快速转换为另一侧的排料管,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一侧排料管堵塞时,其内部却并不具备疏通的效果,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只能治标却难以根本的解决物料堵塞的问题,极大的限制了输料时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堵塞船型三通管,解决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当一侧排料管堵塞时,其内部却并不具备疏通的效果,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只能治标却难以根本的解决物料堵塞的问题,极大的限制了输料时稳定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船型三通管,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与驱动装置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背面的一端与连接轴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通过轴承卡接在壳体内,所述连接轴背面的一端与挡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右侧面开设有四个凹槽,对应两个凹槽内壁分别与两个第一旋转装置相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对应两个第一旋转装置相对面的一端分别与滑板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卡接在挡板的右侧面,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气泵组件,所述气泵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管相对面的一端相连通,位于右侧导管的另一端穿过壳体和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曝气管正面的一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曝气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接在壳体的正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与挡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位于左侧导管的另一端与壳体的正面相连通,且两个导管的另一端均与壳体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旋转装置,且两个第二旋转装置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密封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卷簧,位于左侧密封板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左侧曝气管正面的一端和壳体内壁的背面搭接,位于右侧密封板的外表面与连接板的外表面搭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曝气孔,所述挡板两侧的连接板均设置为“U”字形,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和第二旋转装置均由轴承和转轴组成。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和同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和同利输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7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