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5101.8 | 申请日: | 2021-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雅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雅璇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图亿天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74 | 代理人: | 李静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手用可 标识 注射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包括内针筒和套设于内针筒外侧的外针筒,所述内针筒和外针筒的轴线平行,所述位于内针筒外部且位于外针筒内部的空间为控制腔;还包括传动结构,述传动结构包括拨轮、传动轴和传动带,所述传动轴通过固定轴可转动设于内针筒外壁与外针筒的内壁之间,所述拨轮固接设于传动轴上,且所述拨轮贯穿外针筒侧壁布置,所述传动带的一端缠绕设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注射器的顶板下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能够轻松完成单手注射给药,方便标识记录药物信息,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错误用药几率的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
背景技术
静脉注射是一种医疗方法,即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静脉注射可分短暂性与连续性,短暂性的静脉注射多以针筒直接注入静脉,即一般常见的“打针”;连续性的静脉注射则以静脉滴注实施,俗称“点滴”。
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但是,就目前临床上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的治疗而言,往往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这两种医疗方法在一次治疗过程中多次进行使用,并且临床上静脉注射和非静脉注射使用同种注射器,这样就会很容易导致临床上用药错误,由此引发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会抢救患者无效而导致死亡。
再者,医护人员使用注射器时,往往需要双手协作完成注射给药工作,单手完成给药比较困难,如果医护人员手持其他医疗用具或耗材的同时需要为病人注射药物,就会非常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能够轻松完成单手注射给药,方便标识记录药物信息,易于分辨,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错误用药的几率。
3.本实用新型在外针筒侧壁上设有可记录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等类别标识、使用日期、配药日期的记录板,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错误用药的几率;记录板通过卡接槽与外针筒侧壁连接,能够拆卸,灵活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包括内针筒和套设于内针筒外侧的外针筒,所述内针筒的外壁固接设于外针筒的内壁上,所述内针筒和外针筒的轴线平行,所述位于内针筒外部且位于外针筒内部的空间为控制腔;
还包括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设于所述控制腔内,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拨轮、传动轴和传动带,所述传动轴通过固定轴可转动设于内针筒外壁与外针筒的内壁之间,所述拨轮与传动轴同轴线固接设于传动轴上,且所述拨轮贯穿外针筒侧壁布置,所述传动带的一端缠绕设于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固定于该注射器的顶板下壁,使得通过转动拨轮能够带动顶板朝向传动轴移动。
优选地,所述拨轮的直径大于传动轴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拨轮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外针筒侧壁上对称固接设有两个平行布置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滑动设有能够拆卸的记录板。
优选地,所述记录板一端设有垂直于记录板的手柄。
优选地,所述外针筒侧壁上还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单手用可标识注射器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设有传动结构,通过拇指拨动拨轮,带动顶板位移,实现医护人员单手注射给药,解决了现医护人在一些情况不方便使用双手同时进行注射给药所带来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雅璇,未经黄雅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5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