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34238.1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57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伟;费文彬;毕树兵;高健;高岩;张景辉;王宏涛;宋普河;高强;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2 | 分类号: | E02D15/02;G01F23/18;G01F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2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混凝土 灌注 导管 防拔脱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包括向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导管,所述导管伸入地面以下的底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地面以上的电源和指示灯牌构成回路,在水下的导管外部设置有围绕导管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底端向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地面以上的电源和指示灯牌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导管底标高,能对混凝土的灌注高度准确定位的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测定水下混凝土浇筑位置方法主要是测绳法或测杆法。该测量方法在水下混凝土浇筑时存在以下缺点:1、受限于人员操作,无法及时准确测量混凝土实时标高及导管底标高。2、因地面到混凝土位置高差大,测量误差大,极易造成如导管拔脱导致的断桩或者连续墙断开或水下封底混凝土封底失败等后果。3、一旦未能准确判定混凝土标高,后续补救措施和所需工时、费用及高,浪费极大。因此,现亟需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导管底标高,能对混凝土的灌注高度准确定位的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导管底标高,能对混凝土的灌注高度准确定位的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包括向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导管,所述导管伸入地面以下的底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地面以上的电源和指示灯牌构成回路,在水下的导管外部设置有围绕导管的钢筋笼;所述钢筋笼由底端向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各压力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地面以上的电源和指示灯牌构成回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易于安装,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水下混凝土灌注标高精度,尤其在深水条件下可迅速精确测定混凝土和导管底位置,杜绝了人工测量失误导致导管拔脱事故,提高灌注标高精度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无效使用量,减少了后续混凝土破除、断桩、断墙、封底失败等事故补救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筋笼与导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钢筋笼,2-压力传感器,3-距离传感器,4-导管,5-导线,6-电源,7-指示灯牌,8-水下混凝土,9-标高位置,10-泥浆,11-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导管防拔脱装置,包括向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导管4,所述导管4伸入地面11以下的底端设置有距离传感器3,距离传感器3通过导线5与地面11以上的电源6和指示灯牌7构成回路,在水下的导管4外部设置有围绕导管4的钢筋笼1;所述钢筋笼l由底端向上等间距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各压力传感器2均通过导线5与地面以上的电源6和指示灯牌7构成回路。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如水下混凝土桩基、地下连续墙、水下封底等混凝土灌注时,及时、准确的测定浇筑的混凝土与导管4底之间的高差。将压力传感器2等间距的连续安装在钢筋笼1上,将距离传感器3安装在导管4底,当水下混凝土8随着灌注上升至压力传感器2位置时,当压力传感器2感应到水下的泥浆10与水下混凝土8压力变化差值大于30%时电路闭合,指示灯亮起,同理导管4底安放的距离传感器3实时将自身所处高度信号传至地面。根据两数据比较精确确定导管4埋深,施工人员根据高差确定导管4的底端位置是否达到标高位置9,是否需要拆除导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34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