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大吸嘴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29630.7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庆;李小军;文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3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何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大吸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大吸嘴,大吸嘴的上端为安装端,下端的外表面设置一小试管密封面,大吸嘴的中间设置一大试管密封面,大吸嘴中间的直径大于上端和下端的直径,上下贯穿大吸嘴设置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液路。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试管密封面对应不同管口尺寸的试管,可以自动加载和脱除多种类型的试管,同时在大吸嘴上设置两条进液路,让注入和吸取路径分开避免相互污染,在密封面增加凸环或O型圈槽增加吸嘴与试管连接的牢固度;解决现有技术吸嘴不能匹配多个口径的试管,同一个吸嘴管路既要完成注入又要进行吸取工作导致相互污染,以及工作过程中试管容易从吸嘴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片染色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大吸嘴。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上经常通过观察人体各个组织的细胞制片来判断人体是否存在病变。而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病理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以沉降式液基细胞制片技术为代表的第二代液基细胞制片技术在细胞病理学标本制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技术中,液基细胞制片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样、离心、涂片和染色,每个步骤分别在彼此分离的工作区域进行,在每个步骤之间进行样品转移,就需要用到转移机构,为了保证不污染样品,需要使用一次性的试管进行样品的吸取和转移,为了保证样品转移过程的安全可靠性,转移机构的吸嘴和试管之间必须牢固连接。
但是,现有技术的吸嘴不能匹配多个口径的试管,同一个吸嘴管路既要完成注入又要进行吸取工作导致相互污染,同时工作过程中试管容易从吸嘴脱落。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大吸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大吸嘴,大吸嘴的上端为安装端,大吸嘴下端的外表面设置一小试管密封面,大吸嘴的中间设置一大试管密封面,大吸嘴中间的直径大于上端和下端的直径,所述大试管密封面和小试管密封面分别与大试管管口内径和小试管管口内径匹配;上下贯穿大吸嘴设置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液路。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液路的下端开口的中间设置一分液道;所述分液道为一横截面为形的贯穿大吸嘴下端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大试管密封面设置一凸环。
进一步地,所述凸环为三爪结构或是圆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大试管密封面设置一O型圈槽。
进一步地,所述大试管密封面同时设置凸环和O型圈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端设置一防脱槽。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槽为腰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大试管密封面和小试管密封面的直径均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所述大试管密封面和小试管密封面的直径均有一数值与对应的大试管管口和小试管管口的内径相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大吸嘴,大吸嘴的上端为安装端,下端的外表面设置一小试管密封面,大吸嘴的中间设置一大试管密封面,大吸嘴中间的直径大于上端和下端的直径,所述大试管密封面和小试管密封面分别与大试管管口内径和小试管管口内径匹配;上下贯穿大吸嘴设置两条相互独立的进液路。通过设置不同直径的试管密封面对应不同管口尺寸的试管,可以自动加载和脱除多种类型的试管,同时在大吸嘴上设置两条进液路,让注入和吸取路径分开避免相互污染,在密封面增加凸环或O型圈槽增加吸嘴与试管连接的牢固度;解决现有技术吸嘴不能匹配多个口径的试管,同一个吸嘴管路既要完成注入又要进行吸取工作导致相互污染,以及工作过程中试管容易从吸嘴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易普森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9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