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英式插头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23761.4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18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方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24/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建龙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英式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英式插头内架,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的背面设有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该安装座在进行电线安装的过程中,首先将电线端头安装在第一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上的下端固定槽当中,然后使用铆压装置,将铜丝铆接固定,对比现有技术中的插头通过圆孔结构的电线铜丝的第一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所造成的铜丝裸露,影响使用的问题上,该安装座采用U型的固定槽来安装固定电线端头,避免了铜丝裸露的问题,同时提高了安装效果,增进了产品质量;此外该安装座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以及配合带有凸块的安装槽,使得安装座在外壳固定上,也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英式插头内架。
背景技术
插头支架是用于连接电源线的插头内置配件。两脚插头支架:有两根圆形针,只连接火线和零线,非接地用。通常此类插头可以插入到插座的任何一个方向,而使插头可随意变换火线和零线的位置。
传统的插头支架在跟电线装配时,电线需要先伸入插头支架的圆孔中,在进行冲铆和注塑成型,这种生产方式的生产效率慢,而且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电线安装在圆孔时,电线中的铜丝并不能保证全部进入圆孔中,裸露在外部的铜丝容易造成电器短路,而如果将裸露的铜丝裁切,则会导致电线截面积减少,插头有可能会发热熔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英式插头内架,以解决裸露在外部的铜丝容易造成电器短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英式插头内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背面设有连接组件,所述安装座的背面上半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座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凸块;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第三导电片、第四导电片、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背面上半部,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背面右半部,所述第三导电片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背面左半部,所述第四导电片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背面左半部,所述第一导电片、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的另一端均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座的正面,所述第一触脚和第一导电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触脚和第四导电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触脚和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以及带有凸块的安装槽,可以方便对安装座和外部壳体进行固定安装,通过在第一导电片与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上设置固定槽,可以方便对外部接线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座,所述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加固座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安装座的正面通过加固座安装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可以提高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的韧性,不容易折断。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的正面均呈圆弧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的正面设置呈圆弧状,可以方便第一触脚、第二触脚和第三触脚插入到插面板内。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孔靠近安装座顶部的一侧孔壁呈倾斜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安装孔靠近安装座顶部的一侧设置呈倾斜状,可以方便对安装座进行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背面中部呈凸出状,所述第二导电片和第三导电片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座背面的凸起部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37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两驱脚踏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一体式智能电力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