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22075.5 | 申请日: | 2021-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段少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净之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A61L9/22;F24F8/22;F24F8/30;F24F8/80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紫外光 联合 除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气净化领域,提供了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管体,底座上位于管体内固定有风机,所述管体上开有若干个进气孔,管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管体上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间隔设置有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除臭模块,所述底座上背离管体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的吸附单元。其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合理且独特的结构分布,保证了气流经过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除臭模块,相较于常规的除臭装置具有更高的处理效果,可通过吸附单元将装置整体进行任意位置的固定,使其能够处理到一些空间较为局限的区域,而且吸附单元可调整,在不使用能够隐藏于底座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也相应的增加,对于家中的厨房、卫生间等区域通常会安装一下空气净化装置,一般是去除异味的除臭装置。
现有的所使用的的除臭装置单一的采用吸附的方法,除臭效率不高,而且在一些特殊地形的场所除臭装置无法得到很好的摆放,不能针对性的净化该区域内的异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旨在解决除臭装置对于一些地形或者场所无法合适摆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管体,底座上位于管体内固定有风机,所述管体上开有若干个进气孔,进气孔所处位置相较于风机位于远离底座的一侧,管体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孔;
所述管体上进气孔和出气孔之间间隔设置有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除臭模块,风机用于将气体从进气孔吸入并经过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除臭模块,再从出气孔排出;
所述底座上背离管体的一侧设置有可调节的吸附单元,吸附单元用于将装置整体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进气孔沿管体轴向间隔分布若干个,且进气孔关于管体圆周均布。
优选地,所述管体上开有贯通的安装槽位,安装槽位内两侧于管体内固定有垫块,所述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模块通过两侧垫块卡接在安装槽位内。
优选地,所述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模块侧均固定有卡条,垫块上开有卡槽,通过卡条与卡槽的配合,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模块活动插接在管体内。
优选地,所述管体上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有封板,出气孔设置有若干个均分布在封板上。
优选地,所述吸附单元包括位于底座内的连接调节件,连接调节件上固定有吸盘,通过连接调节件可调整吸盘的位置,使吸盘位于底座内或者吸盘伸出位于底座外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其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合理且独特的结构分布,保证了气流经过离子除臭模块和紫外线除臭模块,相较于常规的除臭装置具有更高的处理效果,对于家庭中厨房、卫生间等场所,在一使用时,将底座放置在台面上即可进行使用,而且对于一些特殊位置,可通过吸附单元将装置整体进行任意位置的固定,使其能够处理到一些空间较为局限的区域,而且吸附单元可调整,在不使用能够隐藏于底座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子及紫外光联合除臭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净之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净之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22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