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高级氧化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8503.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24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忻;吴建华;刘锋;高仕谦;王俊霞;李勇;马三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9/08;C02F9/10;C02F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高级 氧化 反应 装置 | ||
一种一体式高级氧化反应装置,包括第一电解室、第二电解室、混合室、第一催化床层、气水分离室、沉淀池、酸化室、第二催化床层;第一电解室的第一阳极室连通第一阴极室,第一阴极室连通混合室;混合室具有进水口,混合室上端连通第一催化床层,第一催化床层的上端连通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的出水连通沉淀池;沉淀池的排泥口连通酸化室,酸化室的下端连通第二催化床层,还连通混合室;第二电解室的第二阳极室、第二阴极室接收沉淀池的出水,该出水还进入第一阳极室;第二阳极室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一阴极室;第二阴极室的气体出口连通第二催化床层。本实用新型以废水中的水作为处理媒介,在进行污染水体修复时具有高效、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高级氧化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近四十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工业有机废水和废弃物无序排入水中,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严重污染了水环境。由于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成分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无法通过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有效去除。人、畜若饮用污染水体,污染物会通过饮水摄入体内,会被显著影响内分泌系统,并于体内累积,难以快速代谢,久之会引起生物体的癌变、畸变和基因突变。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亟待一种可以高效去除有机污染的水处理工艺,以保障水体环境的安全。
以高级氧化AOPs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技术为代表的物化处理方式是近20年来兴起的水处理新技术,其本质是通过人工强化产生活性物种(如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1O2、硫酸根自由基SO4-·、过碳酸根自由基为代表的活性氧物种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或者原子态氢等),并利用其降解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使它们快速被矿化降解为CO2和水,或者被高效还原为可生物降解物质的工艺。
上述物化处理方式具有工艺反应快的特点,理论上适用于所有有机废水的处理,但无论是以哪种活性物种为主,都只能单一地氧化或还原特定的污染物,无法同时处理它们;同时,为产生活性物种降解污染物,通常会投加大量化学试剂,而通常起作用的仅仅是其中的部分成分,其余则不起作用,最后这些化学试剂进入水体中反而会与水中其它物质发生进一步反应,生成潜在/现实的新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如Fenton反应(芬顿反应)中需要投加大量的亚铁盐和双氧水以维持·OH的产生,在反应完成后调pH至6~9以满足排放要求时会产生大量铁泥;以SO4-·为主的高级氧化反应中,需要持续投加过硫酸盐以满足SO4-·的持续产生,在反应完成后,出水中SO42-含量极高。究其原因,是因为以上这些处理方法都是将水和污染物看做两个独立的个体,水只能被动通过去除污染物而得到净化,其本身无法参与自身的净化处理。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高级氧化反应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式高级氧化反应装置,包括第一电解室、第二电解室、混合室、第一催化床层、气水分离室、沉淀池、酸化室、第二催化床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解室、所述混合室、所述第一催化床层以及所述气水分离室自下而上依次组合设置;
所述第一电解室包括第一电源、第一阳极室和第一阴极室;所述第一电源的阳极对应所述第一阳极室,阴极对应所述第一阴极室;所述第一阳极室具有一入水口,第一阳极室连通第一阴极室;所述第一阴极室连通所述混合室;混合室还具有一进水口;所述混合室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催化床层,第一催化床层的上端连通所述气水分离室;气水分离室通过一气体回流管连通所述混合室,同时气水分离室的出水连通所述沉淀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未经佛山市南海区苏科大环境研究院;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5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会计用便携式印章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循环式节能型热水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