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8460.2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6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魏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中心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风 后遗症 治疗 针灸 进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立板一和立板二,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正反两面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套筒左右两侧侧壁上设有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所述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分别与立板一和立板二转动连接,所述立板一左侧面上设有量角板,所述连接轴一左端从量角板上露出,所述连接轴一左端设有指针,所述连接轴二右端从立板二上露出,所述连接轴二右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套筒上端滑动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上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进行准确的进针角度调节、对针具的固定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针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针灸时需要按照一定角度刺入患者体内,需要控制进针的深浅度。现有的进针器无法进行准确的进针角度调节,同时对针具的固定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进行准确的进针角度调节、对针具的固定效果好的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立板一和立板二,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正反两面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套筒左右两侧侧壁上设有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所述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分别与立板一和立板二转动连接,所述立板一左侧面上设有量角板,所述连接轴一左端从量角板上露出,所述连接轴一左端设有指针,所述连接轴二右端从立板二上露出,所述连接轴二右端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所述套筒上端滑动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上端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上端面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针具从定外套放入,旋紧限位盖,定位筒对针具上端较粗的部分进行固定,针具下端从套筒下端露出,可对针具进行良好的固定,同时方便针具的取放;转动套筒,套筒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带动指针转动,指针在量角板上指示角度,在角度确认后,旋紧定位螺母,连接轴二的角度进行固定,从而对套筒的角度进行固定,进而对进针角度进行固定。
作为改进,所述连接轴一和连接轴二上立板一和立板二内侧均设有限位环,限位环对转轴一和转轴二的位置进行限定。
作为改进,所述转盘外侧设有防滑螺纹,防滑螺纹方便转盘的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内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支撑杆与套筒内壁连接,定位环对针具的位置进行限定。
作为改进,所述套筒下端呈锥形,对针具进行导向。
作为改进,所述定位螺母采用蝶形螺母,方便定位螺母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风后遗症治疗用针灸进针器的套筒和定位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套筒,2、立板一,3、立板二,4、连接杆,5、连接轴一,6、连接轴二,7、量角板,8、指针,9、定位螺母,10、定位筒,11、转盘,12、定位套,13、限位盖,14、限位环,15、定位环,1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中心医院,未经郑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4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制打点一体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双向侧固夹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