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8451.3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翔云道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E01C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范琳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凝土 生产 物料 混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包括圆柱体混合桶,所述混合桶上端面设有搅拌组,所述搅拌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四个从动齿轮、四个搅拌轴;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混合桶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主动齿轮四周规则设有四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上,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混合桶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梯形柱体搅拌桨;所述混合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多组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连接在混合桶内部顶侧。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在搅拌时对原料进行加热,搅拌桨受到的阻力更小,更方便得到搅拌好的沥青混凝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原料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是由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混合料将矿质粒料粘结成整体,增加强度和增强路面抵抗行车破坏的能力,并使路面具有抗水性。适合修筑路面的沥青材料主要为石油沥青和煤沥青,此外还有天然沥青。沥青混凝土路面与传统混凝土路面比较,具有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维修方便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进行搅拌的,由于混凝土较厚实,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对其进行搅拌,使用较长的搅拌轴搅拌时,因阻力过大,容易对搅拌桨和搅拌轴造成损伤;二是沥青混凝土在进行搅拌时,低温下搅拌下搅拌效果差,搅拌时不进行加热的话,生产物料不能充分混合搅拌;三是沥青混凝土十分的粘稠,搅拌好后不方便获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可以使用多个小型搅拌桨进行搅拌,使用电加热管从混合装置中心位置进行加热,使用效果好的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包括圆柱体混合桶,所述混合桶上端面设有搅拌组,所述搅拌组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四个从动齿轮、四个搅拌轴;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混合桶上端面中心位置,所述主动齿轮四周规则设有四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主动齿轮,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从动齿轮上,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混合桶内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所述混合桶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多组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连接在混合桶内部顶侧。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桶底部为圆锥体,所述混合桶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阀。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桶下部设有矩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下部设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桶上部设有粗料进口和细料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管外侧设有多个固定环,用于固定多组电加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桨为梯形柱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采用了四个从动齿轮带动四个搅拌轴对沥青混凝土物料进行搅拌,搅拌桨为梯形柱体,减小了一部分搅拌时收到的阻力;混合桶中部位置设置的多组电加热管可以在搅拌过程中对生产物料进行加热,防止出现低温情况下进行搅拌导致搅拌效果差;混合桶底部为圆锥体,底部中心位置设有出料阀,方便搅拌好的沥青混凝土从出料阀中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的竖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凝土生产物料混合装置的横截面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翔云道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翔云道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