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左右前纵梁后部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8001.4 | 申请日: | 2021-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3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蒋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德创至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5 | 代理人: | 陈先权 |
| 地址: | 4027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左右 前纵梁 后部 加强 总成 焊接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左右前纵梁后部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用于装夹左右纵梁后部与加强板的装夹工位,其中每个装夹工位包括一个用于定位前纵梁后部的定位支撑台、一个用于将加强板定位到前纵梁后部上的定位压紧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左右前纵梁与加强板的总体焊接,定位精度高,装夹方便,提高了焊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左右前纵梁后部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属于焊接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前纵梁能起主要的缓冲作用,因此前纵梁需要加强其结构的稳定性。前纵梁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呈槽形结构,前纵梁上段的槽内的前、中、后部分别可以焊接有前部加强板、中部加强板和后部加强板。
我们主要针对的是前纵梁后部加强板在焊接时的总成装夹,现有的前纵梁加强板焊接夹具为整体装夹,并没有单独对前纵梁后部单独进行装夹,也没有对左前纵梁后部和右前纵梁后部分别进行装夹,且结构复杂、装夹不方便、整体装夹精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左右前纵梁后部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实现了前纵梁后部与加强板的整体装夹,弥补了左右前纵梁后部与加强板单独装夹的空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用于装夹前纵梁后部与加强板的装夹工位,其中每个装夹工位包括一个用于定位前纵梁后部的定位支撑台、一个用于将加强板定位到前纵梁后部上的定位压紧机构;
定位支撑台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设有第一立板,第一立板上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顶部设有两个高度相同且间隔分布的第一托块,第一支撑部顶部还设有第一定位部;
定位压紧机构包括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设有第二立板,第二立板两侧上对称设有与第一托块高度相同的两个第二托块,第二立板一侧设有翻转压紧缸,翻转压紧缸上沿压臂长度方向且在第一托块与第二托块正上方设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翻转压紧缸压臂末端的下方设有第二定位部,第二立板上还设有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顶部设有第三定位部。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顶部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的,底座上侧面四脚分别设有用于将底座提起的拉环,底座下侧面设有用于底座滑动的滑轮和可使底座固定的支撑调节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左右前纵梁与加强板的总体焊接,定位精度高,装夹方便,提高了焊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夹具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压紧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支撑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左右前纵梁后部结构一致可统称为前纵梁后部,前纵梁后部呈槽型且开口处两侧设有翻边,加强板与该翻边贴合并且与槽型的前纵梁形成型腔,需要对贴合的部位进行焊接。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纵梁后部加强板总成焊接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对称布置的用于装夹左右前纵梁后部与加强板的装夹工位,其中每个装夹工位包括一个用于定位前纵梁后部的定位支撑台2、一个用于将加强板定位到前纵梁后部上的定位压紧机构3。前纵梁在定位支撑台2内开口面朝上的放置,定位压紧机构3将加强板扣在前纵梁上,两边可用焊接机构将两个翻边的贴合部位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80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嵌入式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伺服电机制造用传动轴外部除毛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