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缓冲防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2747.4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44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茹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8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缓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缓冲防撞装置,包括与固定在防撞梁上的前安装板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安装板:所述后安装板和前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盒,缓冲盒上设有若干个平行于防撞梁的预留通道,所述缓冲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折弯单元。本实用新型中,该缓冲防撞装置通过设置的预留通道和折弯单元,可以在缓冲盒的壳体和内部形成双重缓冲防撞的保护措施,即可对缓冲盒受到的冲击力起到高效的缓冲防撞处理,从而尽可能的降低碰撞对车辆和人员造成的损伤,极大的提高了车辆的缓冲防撞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缓冲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在选择汽车出行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将目光投放在汽车的安全性能上,而在安全性能方面,汽车的防碰撞安全性能备受重视,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是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杠系统来保证车厢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从而保证车内成员以及汽车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730932U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吸能盒》,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四角均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上设有第一螺栓且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安装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前孔,所述前孔内设有螺杆,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四周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凸台,位于所述吸能盒的底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后孔,所述吸能盒的底部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前安装头,转子和后安装头,所述前安装头内部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后安装头内部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子两侧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内设有第二螺孔。
但是现有的吸能盒通常都是采用单一的缓冲结构,使得吸能盒的抗碰撞冲击效果较为一般,无法对冲击力进行全面且高效的缓冲卸力操作,从而降低了车辆的缓冲防撞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双重缓冲减震的方式,提高车辆抗碰撞冲击性能的一种车辆缓冲防撞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缓冲防撞装置,包括与固定在防撞梁上的前安装板和固定在车架上的后安装板:
所述后安装板和前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
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盒,缓冲盒上设有若干个平行于防撞梁的预留通道;
所述缓冲盒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折弯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预留通道为预留孔,且预留孔为三段式结构,其中间位置为矩形结构,两端为锥形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折弯单元包括设置在缓冲盒内壁的折弯板,且折弯板为多段式连续V型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折弯板的顶部两侧斜边连接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上卸力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折弯板的底部两侧斜边连接处设置有开口向上的下卸力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安装板上设置有与缓冲盒外壁相适配的外夹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外夹板上设有螺孔,且螺孔内螺纹贯穿设置有紧固销,且紧固销延伸至缓冲盒上的螺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前安装板的拐角处设有与防撞梁螺栓固定的前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茹,未经李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27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段预制拼装式铁路用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料低温涡流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