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12230.5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7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荣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0/02 | 分类号: | C04B20/02;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杨玉廷 |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混凝土 再生 骨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装置。该技术方案将挤出仓保持于固化仓上方,当废弃混凝土被装载于挤出仓后,利用压板将其从底端的通孔处持续挤出;同时,位于挤出仓底端的框体做直线往复运动,使刮板不断将挤出的物料剪切形成颗粒;颗粒物自然掉落至固化仓顶端的孔板上,利用固化仓内部的电热机构对其起到热固化作用,从而完成骨料颗粒的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挤出机构可手动操作,也可借助电机作业,不仅操作模式可调,而且结构简洁、运行稳定。应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而且避免了直接倾倒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装置。
背景技术
骨料又称为集料,是在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有细骨料和粗骨料两种。细骨料颗粒直径在0.16~5mm之间。一般采用天然砂,如河砂、海砂及山谷砂等,当缺乏天然砂时,也可用坚硬岩石磨碎的人工砂;粗骨料颗粒直径大于5mm,常用的有碎石和卵石,在同样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高,但碎石是由岩石轧碎而成,成本较卵石为高。轻骨料混凝土中常用的粗骨料有浮石等天然多孔岩石,陶粒、膨胀矿渣等人造多孔骨料。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往往存在剩余现象,剩余的混凝土大部分被丢弃,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存在一定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骨料,则有望实现废物利用,从而提升经济附加值,并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装置,已解决目前对废弃混凝土缺乏有效利用方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弃混凝土制全再生细骨料装置,包括支架,固化仓,挤出仓,第一支架,第一螺杆,驱动杆,压板,进料管,第二支架,框体,刮板,弹簧,孔板,电热体,辐射杆,第三支架,第二螺杆,其中,在支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化仓和挤出仓,挤出仓位于固化仓上方,在挤出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上丝接有第一螺杆,在第一螺杆的顶端具有驱动杆,在驱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压板,压板经由挤出仓的上端口伸入至挤出仓内部,在挤出仓的侧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在挤出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框体插接在第二支架上,在框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刮板,在挤出仓的底面上具有若干通孔,若干刮板位于所述若干通孔处,在框体和第二支架之间连接有弹簧,在固化仓的上端具有孔板,在固化仓的内部设有电热体,在电热体上具有若干辐射杆,在固化仓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架,在第三支架上丝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伸入至固化仓中并与电热体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往复直线电机,所述往复直线电机固定连接在挤出仓上,框体与所述往复直线电机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在挤出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第一螺杆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脚轮,所述脚轮有若干个,若干脚轮分别设置于支架底端。
作为优选,在进料管与挤出仓之间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为电磁阀。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支架用于承载固化仓和挤出仓,并使挤出仓稳定保持在固化仓上方;固化仓用于容纳电热机构,从而对挤出的骨料颗粒起到热固化作用;挤出仓用于容纳废弃混凝土并对其进行挤出;第一支架用于供第一螺杆丝接于其上,因此通过旋转第一螺杆,即可控制其下端的压板在挤出仓中进给;驱动杆便于旋转第一螺杆;压板的进给运动推动挤出仓中的废弃混凝土向下运动,进而从挤出仓底端的通孔处挤出;进料管用于向挤出仓中加注废弃混凝土;第二支架用于承载框体;框体与外设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相连接,从而驱动刮板在通孔下端不断刮擦,使得从通孔处挤出的物料被切断形成颗粒;弹簧使框体便于形成往复运动;孔板用于承接掉落的颗粒,并用于供下方的热空气与颗粒接触;电热体用于起到热固化作用;辐射杆用于增大热辐射面积;第三支架用于供第二螺杆丝接于其上;通过旋转第二螺杆可调节电热体在固化仓中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荣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廊坊荣盛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2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车智能视频报警装置
- 下一篇:再生混凝土多次搅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