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胃肠造瘘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11480.7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61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武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4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胃肠 瘘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胃肠造瘘管,包括导管,在所述导管的末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连接管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连接管的封闭塞,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可活动插入到所述连接主体内进行组合使用,所述封闭塞可活动封闭所述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的在导管的末端一体化连接一个连接装置,该装置由两个口径不同的通道、连接管和封闭塞组成,通道的口径较大,可与普通喂食器(甘油节)紧密连接,而连接管的口径较小,可与普通注射器紧密连接,而封闭塞可封闭连接管,使液体不容易漏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造瘘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胃肠造瘘管。
背景技术
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进食困难,特别是食管癌导致食管严重狭窄或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后的患者,临床上为解决患者的营养问题,常行胃造瘘术。胃造瘘管是该手术中的应用不可或缺的产品。一般而言,通过手术将胃造瘘管置入胃内,并从腹壁引出,在腹壁用缝线固定及胶布加固胃造瘘管。通过胃造瘘管末端灌注营养液以满足患者的日常营养需求。
目前使用最广泛为胃造瘘管为一直通式橡胶管,通过特定喂食器(甘油节)插入胃造瘘管末端后推注食物,将食物送入胃内。但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胃造口管末端口径较大,只有特定喂食器才能与末端相连接,普通注射器无法与胃造瘘管末端相连接;2、胃造瘘管为直通式橡胶管,推注较多营养液后在出现咳嗽等导致腹压增大的情况时,会出现液体回流或漏出,弄脏衣物和皮肤;3、医务人员无法通过简单观察胃造瘘管判断导管是否脱出或明显移位。
对于上述情况,临床上常临时采用硅胶胃管的接口装置塞入胃造瘘管末端或对折胃造瘘管并用纱布包扎固定的方法解决液体倒流问题。临时取用硅胶胃管的接口装置不但价格昂贵,并损耗一条胃管,同时与胃造瘘管的结合不紧密,仍经常出现漏液等情况。而对折胃造瘘管会加速磨损并导致破损而导致漏液。这两种临时方法都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
因此,一种既能连接多种喂食器和避免液体回流,又能帮助医务人员简单判断置入深度的胃造瘘管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胃肠造瘘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上述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胃肠造瘘管,包括导管,在所述导管的末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连接管以及用于封闭所述连接管的封闭塞,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连接管可活动插入到所述连接主体内进行组合使用,所述封闭塞可活动封闭所述连接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主体与所述导管为一体化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主体内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贯穿所述连接主体,所述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导管相连通,所述通道与所述连接管紧密装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连接主体上还延伸设有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管、所述封闭塞的第一支承体和第二支承体,所述连接主体、所述第一支承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体分别依次连接,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第一支承体的上端面上,所述封闭塞设于所述第二支承体的下端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承体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承体上,并且所述连接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封闭塞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导管上设有简易开关,所述简易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导管的打开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导管上的外壁上设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武,未经李晓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114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氧化氢生产用氢化液贮槽
- 下一篇:防毒面具用过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