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膜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8500.5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5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马鑫萸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49 | 分类号: | H01M50/44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曾文洪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锂离子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膜及锂离子电池,其中隔膜包括:基膜,边缘设有补偿区域;涂布层,至少覆盖基膜的补偿区域,涂布层的厚度沿远离涂布层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的隔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涂布层的厚度沿远离涂布层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以补偿极片边缘削薄区域的厚度,使得组装成电芯时,电芯的外观平整,并且在后续装配模组过程中减少应力,进而减少不良现象;其次,涂布层增加自身边缘部分的涂层厚度,有助于隔膜的边缘部分吸附更多电解液,降低极片边缘部分析锂的风险;最后,极片边缘部分增加了刺破隔膜产生内短路的风险,增加对应极片边缘部分的隔膜的厚度,减少内短路风险,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隔膜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隔膜、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解液并称为锂离子电池四大主材,隔膜放置于正负极片之间,起到隔绝电子,导通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能够安全运行的关键。
目前,常用锂离子电池的隔膜为单层PE膜,或者PP/PE/PP三层膜。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隔膜的性能,研究人员在基膜表面涂布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涂膜后的隔膜热稳定性明显增加,同时增加电解液的吸附速度,有助于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循环稳定性与倍率性能。
目前,锂离子电池极片通常由转移涂布或挤压涂布完成,由于极片边缘存在流延等作用,会在边缘出现削薄区域,对于叠片电池而言,20-40片的极片堆叠后电芯边缘可薄达到2-3mm,极片削薄区域为阶梯性下降,且距离边缘越近则削薄越发明显,导致电芯外观出现凹凸不平,进而在装配成模组过程中产生不均匀应力;极片削薄区域电流密度大,容易在循环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及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锂离子电池的极片在边缘出现削薄区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膜,用于与极片相接,包括:
基膜,其边缘设有补偿区域;
涂布层,至少覆盖所述基膜的补偿区域,所述涂布层的厚度沿远离所述涂布层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首先,基膜边缘的补偿区域与极片的削薄区域对应,涂布层的的厚度沿远离涂布层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以补偿极片边缘削薄区域的厚度,使得组装成电芯时,电芯的外观平整,并且在后续装配模组过程中减少应力,进而减少不良现象;
其次,涂布层增加自身边缘部分的涂层厚度,有助于隔膜的边缘部分吸附更多电解液,减少极化,降低极片边缘部分析锂的风险;
最后,极片边缘部分常可能出现毛刺、枝晶,从而增加刺破隔膜产生内短路的风险,增加对应极片边缘部分的隔膜的厚度,减少内短路风险,提高安全性能;
综上,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可靠性与安全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层包括主体部和设置于所述主体部边缘的阶梯部,所述阶梯部的厚度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凹版印刷的工艺可以提高阶梯部的精度,使得阶梯部的厚度与极片的边缘部分的厚度匹配度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部的厚度以每远离主体部1厘米递增1至5微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版印刷工艺可以实现分别印刷不同厚度的台阶,精度可达1微米,这样可以提高不同厚度的台阶与极片的边缘部分的匹配程度,使得装配后形成的电芯表面更加平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阶梯部包括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布置的多个台阶,多个所述台阶沿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上依次间隔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8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