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08498.1 | 申请日: | 2021-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8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盛华;盛俊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恒力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正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8 | 代理人: | 李卫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结构 预制 支护 | ||
1.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钢筋笼、端板和两个锚板;
所述桩身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桩身的挡土侧为受拉侧和相对侧为受压侧,所述受拉侧和所述受压侧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钢筋笼沿所述桩身的轴向放置在所述桩身内,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桩身的轴向相垂直;
所述桩身沿轴向贯穿地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受压侧,所述第一通孔到所述受压侧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到所述受拉侧的距离;
所述端板放置在所述桩身的顶端且与所述钢筋笼相接;
两个所述锚板分设于所述桩身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锚板均朝向所述桩身的侧面且连接所述端板;
其中,所述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受拉侧的配筋数量多于所述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受压侧的配筋数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根沿所述桩身的轴向延伸的主钢筋;
若干根所述主钢筋包括多根第一主钢筋和多根第二主钢筋,所述第一主钢筋布置在所述受压侧,所述第二主钢筋布置在所述受拉侧,所述第一主钢筋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主钢筋的数量;
多根所述第一主钢筋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多根所述第二主钢筋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桩身的轴向两两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钢筋为预应力螺纹钢筋,多根所述第二主钢筋包括预应力螺纹钢筋和钢绞线;
多根所述第二主钢筋中预应力螺纹钢筋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主钢筋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为与所述桩身形状相适配的矩形板,所述端板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所述第一侧部贴着所述受压侧,所述第二侧部贴着所述受拉侧;
所述第一侧部对应多根所述第一主钢筋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一组合连接孔,所述第二侧部对应多根所述第二主钢筋中预应力螺纹钢筋贯穿设置有多个第二组合连接孔;
所述第一组合连接孔包括第一螺丝张拉孔、第一过筋槽和第一沉筋孔,所述第一过筋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螺丝张拉孔连通所述第一过筋槽靠近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沉筋孔连通所述第一过筋槽远离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所述第一沉筋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螺丝张拉孔的孔径;
所述第二组合连接孔包括第二过筋槽和第二沉筋孔,所述第二过筋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沉筋孔连通所述第二过筋槽靠近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过筋槽远离所述第一侧部的一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侧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主钢筋包括两个第三主钢筋和两个第四主钢筋;
两个所述第三主钢筋分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三主钢筋均位于所述第一主钢筋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主钢筋通过钩筋相连;
两个所述第四主钢筋分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四主钢筋均位于所述第二主钢筋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两个所述第四主钢筋通过钩筋相连。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两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第三侧部,每个所述第三侧部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三组合连接孔,两个所述第三组合连接孔分别对应所述第三主钢筋和所述第四主钢筋;
所述第三组合连接孔包括第二螺丝张拉孔、第三过筋槽和第三沉筋孔,所述第三过筋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螺丝张拉孔连通所述第三过筋槽靠近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所述第三沉筋孔连通所述第三过筋槽远离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所述第三沉筋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二螺丝张拉孔的孔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结构的预制支护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锚板中一个为靠近所述受压侧的第一锚板,另一个为靠近所述受拉侧的第二锚板;
其中,所述第二锚板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锚板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恒力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恒力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84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背心
- 下一篇:一种座椅底盘及康复座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