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器壳体及家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7637.9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1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逸鸿;白建东;梁桂明;黄雪珍;陈晓冰;刘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刘心宇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器 壳体 家用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器壳体及家用电器,其中电器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第二半壳,以及连接件;第一半壳设有第一从动部,第二半壳设有第二从动部;连接件设有与第一从动部对应的第一夹筋,以及与第二从动部对应的第二夹筋;随连接件朝向两半壳拼合处插入,两夹筋压紧第一、第二从动部,使两半壳合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器壳体,在侧面安装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夹筋使两半壳合拢,并用螺钉同时固定两半壳,固定可靠,保证间隙,外观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壳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器壳体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家用器具的前、后壳固定方式一般是从后壳往前壳打螺钉,因为可以保证前后壳的间隙,保证外观美观,有些器具甚至打完螺钉后,在螺钉槽处塞胶塞,使得外观看起来像没有螺钉槽一样,更加美观。
但是,如果该器具后壳打螺钉的地方设计成大曲面,后壳的外观会有很明显的巨大的螺钉槽,无法用通用胶塞遮丑很不美观。除非按照外观曲面新设计胶塞,但通用性低、成本贵。
因此,大曲面后壳通常在侧面打螺钉,侧面打螺钉的好处是螺钉槽很小,只比螺钉头大一点点,且螺钉槽是规整的圆形,可以用胶塞遮挡。侧面打螺钉也有缺点,就是很难将前后壳固定打紧,前后方向如不打紧,会有外观缝隙,外观不美观且可靠性低。
现有技术是将前后壳螺钉孔中心偏心,达到打螺钉处过盈,拉紧前后壳,保证间隙美观,但此技术容易在打螺钉时将过盈处打坏,跌落也容易裂开,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器壳体及家用电器,采用连接件连接电器壳体,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大曲面后壳器具前后壳缝隙不均,固定不可靠,螺钉槽明显不美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壳体及家用电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器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第一、第二半壳,以及连接件;第一半壳设有第一从动部,第二半壳设有第二从动部;连接件设有与第一从动部对应的第一夹筋,以及与第二从动部对应的第二夹筋;随连接件朝向两半壳拼合处插入,两夹筋压紧第一、第二从动部,使两半壳合拢。
进一步的,相对第一从动部和第二从动部,第一夹筋和第二夹筋之间形成缩口;随连接件插入,缩口逐渐压紧第一、第二从动部。
进一步的,第一夹筋设有第一驱动面,第二夹筋设有第二驱动面,第一驱动面和第二驱动面相邻设置,缩口位于两驱动面之间;第一从动部设有和第一驱动面抵接的第一从动面,第一驱动面和第一从动面呈夹角设置;第二从动部设有和第二驱动面抵接的第二从动面,第二驱动面和第二从动面呈夹角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部开有供第一夹筋插入的第一夹孔,第一从动面为与第一驱动面抵接的第一夹孔侧壁;第二从动部开有供第二夹筋插入的第二夹孔,第二从动面为与第二驱动面抵接的第二夹孔侧壁。
进一步的,第一半壳形成有第一半槽,第二半壳形成有第二半槽;随两半壳合拢,第一、第二半槽拼成一插口;插口将第一、第二从动部露出,并供连接件插入。
进一步的,连接件侧面形成有翻边,翻边和插口边沿抵接;翻边一侧形成卡块,插口边沿夹持在卡块和翻边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部形成套口,第二从动部一端插接在套口内。
进一步的,第一从动部设有定位孔,连接件形成定位台,定位台嵌入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第一、第二夹筋设置在连接件背面,连接件正面形成扣手槽。
进一步的,半壳形成有抵接筋,抵接筋和连接件的顶面抵接。
进一步的,扣手槽底壁下侧设有固定件,固定件使连接件和两半壳固接连接。
一种家用电器,包括上述的电器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7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