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引导肝脏穿刺充气式吸气深度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7468.9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4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鑫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10/02;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镇江北宸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22 | 代理人: | 王玲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引导 肝脏 穿刺 充气式 吸气 深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CT引导肝脏穿刺充气式吸气深度控制器,包括腹带、第一橡皮软管、第二橡皮软管、手捏式充气球和电子气压表,腹带两端连接有绑带,两个绑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固定,腹带内部设有气囊,气囊一端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一端设有连接阀,连接阀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一端通过第一橡皮软管与手捏式充气球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橡皮软管与电子气压表连接。能够有效控制患者屏气时机,确保定位和穿刺时患者呼吸深度相同,能够进一步提高肝脏穿刺活检的准确度,减少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CT引导肝脏穿刺充气式吸气深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医院根据病人疾病情况必要时会进行穿刺病理检查。目前,常规的穿刺导航方法是通过CT扫描图像确定进针角度和深度,一般通过定位格栅确定定位点,此方法需根据术者的经验对病灶进行盲穿,有时需反复调整穿刺角度,此时需通过重复扫描来确认穿刺针是否到位,病灶越小或者位置越深,穿刺的难度也就会相应增加,可能需增加穿刺调针的次数和延长穿刺时间,多次的穿刺针调整,相应的穿刺不良反应风险会增加,也对患者造成较大的辐射损伤。
通常对患者肝脏穿刺需要取得二次病理组织,另外,由于每次病人的吸气深度不一致,小病灶很难一次穿刺成功。小病灶一次穿刺成功率低的原因是小病灶的体积小,穿刺的难度增加,另外小病灶更容易受呼吸运动的影响,尤其当病灶位于活动度较大的膈肌附近,使穿刺难度明显增加,轻微的角度误差则会导致针尖偏离靶点;重复穿刺,对肝脏是一种损伤,以致穿刺出血导致失败而结束穿刺术。因此,对肝脏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时,不仅需要训练患者呼吸,为克服呼吸运动对病灶位置的影响,还要在穿刺时应用呼吸深度控制器,使定位和穿刺时始终在同一呼吸深度。这对克服呼吸影响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定位和穿刺时确保患者始终在同一呼吸深度,穿刺针均与病灶平行,即可保证穿刺路径准确,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对肝脏组织损伤小,减少出血等并发症产生,降低辐射剂量,提高穿刺的精准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公开了CT引导肝脏穿刺充气式吸气深度控制器,解决了由于患者呼吸运动,使病灶位移,导致穿刺针尖容易偏离靶点,需要重复穿刺的问题。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CT引导肝脏穿刺充气式吸气深度控制器,包括腹带、第一橡皮软管、第二橡皮软管、手捏式充气球和电子气压表,所述腹带两端连接有绑带,两个所述绑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进行粘接固定,所述腹带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一端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设有连接阀,连接阀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一端通过第一橡皮软管与手捏式充气球连接,三通接头另一端通过第二橡皮软管与所述电子气压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阀包括密封管、连接管以及活动杆,所述密封管一端与进气管连接,密封管另一端呈扩口设置并形成扩口部,密封管内腔中心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外壁通过多个固定板与密封管内壁固定连接,定位环内壁上周向设有多个定位块;所述连接管一端与三通接头螺纹连接固定,连接管另一端嵌入到密封管的扩口部中,且连接管靠近扩口部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套设在扩口部外侧并与扩口部之间转动连接,连接管内腔中心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壁上周向设有多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连接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设置在密封管和连接管中,活动杆一端贯穿设置在定位环中,且活动杆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块相适配的滑槽,活动杆另一端嵌入到连接套中并与连接套的内壁螺纹连接,且活动杆中部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密封管的扩口部内壁相配合实现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接头一端套设有螺纹连接套,所述螺纹连接套一端套设在连接管上并与连接管外壁螺纹连接,实现三通接头与连接阀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靠近滑槽的一端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扩口部一端与旋转部之间连接处设有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橡皮软管的长度不小于1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鑫,未经张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7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胀轴上的定位环及其收放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减小冲裁力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