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及预制支护桩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6575.X | 申请日: | 202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52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盛华;付超;盛俊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恒力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正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8 | 代理人: | 李卫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大道5***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支护 对称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及预制支护桩,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包括桩身和钢筋笼;钢筋笼沿桩身的轴向放置在桩身内;桩身的挡土侧为受拉侧和相对侧为受压侧,桩身沿轴向贯穿地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相对,第一通孔相对于第二通孔靠近受压侧;并且第一通孔到受压侧的距离大于第二通孔到受拉侧的距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桩身设有非对称的两个通孔,这样能在满足力学要求的同时节约混凝土材料用量,减轻预制支护桩的自身重量,提高其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制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及预制支护桩。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预制桩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工程支护项目中,为了满足施工工艺要求,需要制作刚度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预制桩,为此需要改进预制支护桩的尺寸、形状、结构、配筋等参数,使其方便易用。目前预制支护桩的桩身大多为对称结构,而桩身采用对称结构易增加桩身的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及预制支护桩,旨在减轻预制支护桩的桩身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包括桩身和钢筋笼;
所述钢筋笼沿所述桩身的轴向放置在所述桩身内;
所述桩身的挡土侧为受拉侧和相对侧为受压侧,所述受拉侧和所述受压侧在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桩身沿轴向贯穿地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靠近所述受压侧;
并且所述第一通孔到所述受压侧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通孔到所述受拉侧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桩身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圆形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相等。
可选地,所述桩身具有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对称轴,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均位于所述第一对称轴上。
可选地,所述钢筋笼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桩身的轴向延伸的主钢筋;
若干个所述主钢筋沿所述桩身的周向间隔布置,若干个所述主钢筋包括第一主钢筋和第二主钢筋,所述第一主钢筋靠近所述受压侧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主钢筋靠近所述受拉侧且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所述第一主钢筋与所述第二主钢筋之间。
可选地,若干个所述主钢筋包括两个第三主钢筋,两个所述第三主钢筋分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三主钢筋均位于所述第一主钢筋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两个所述第三主钢筋通过钩筋相连。
可选地,若干个所述主钢筋包括两个第四主钢筋,两个所述第四主钢筋分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并且两个所述第四主钢筋均位于所述第二主钢筋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两个所述第四主钢筋通过钩筋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支护桩,包括如上所介绍的预制支护桩的非对称桩身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桩身设有非对称的两个通孔,这样能在满足力学要求的同时节约混凝土材料用量,减轻预制支护桩的自身重量,提高其技术经济指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恒力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恒力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6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式超小矩形光纤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液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