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桩基定位测量控制组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02882.0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83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赵登鹏;李峰;梁晓东;吕峰;刘琦;李鹏;冯志强;李志美;王芳;刘鹏;杨鸿伟;高维亮;李晓阳;何金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34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桩基 定位 测量 控制 组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桩基定位测量控制组合装置。目的是解决传统的桩基定位产生较大偏差、施工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中心杆、直角卡槽、固定螺栓、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伸缩管、定位杆和调节螺栓,第一支撑管的中间设置在中心杆的上端,直角卡槽设置在第一支撑管的顶面中间,第二支撑管的中间设置在直角卡槽内,中心杆、直角卡槽、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伸缩管一边顶面设有刻度线,另一边上等距设有若干个调节孔,定位杆竖直设置在伸缩管设有刻度线的一端,伸缩管设有调节孔的一端分别插入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内。本实用新型桩基定位产生较大的桩位准确、施工速度块,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基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桩基定位测量控制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灌注桩开孔前,先要放出桩位点和桩位偏差控制点,以前最少都是两个人用盒尺、工程线拉十字线的方法来确定控制点,这样放出的控制点,角度垂直度不够、桩位点误差大,且费时间,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较大的桩位偏差,且施工速度较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桩基定位产生较大的桩位偏差、施工速度较慢、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桩基定位测量控制组合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桩基定位测量控制组合装置,包括中心杆、直角卡槽、固定螺栓、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四个伸缩管、四个定位杆和四个调节螺栓,所述中心杆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间设置在中心杆的上端,所述直角卡槽设置在第一支撑管的顶面中间,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间设置在直角卡槽内且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相垂直,所述中心杆、直角卡槽、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伸缩管一边顶面设有刻度线,另一边上等距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定位杆竖直设置在伸缩管设有刻度线的一端,所述四个伸缩管设有调节孔的一端分别插入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内,并通过调节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桩基定位产生较大的桩位准确、施工速度块;
2、本实用新型可重复利用,节约人工和时间,提高钻机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一个人就可完成灌注桩桩位控制点的布置,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杆、2-直角卡槽、3-固定螺栓、4-第一支撑管、5-第二支撑管、6-伸缩管、7-定位杆、8-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桩基定位测量控制组合装置,包括中心杆1、直角卡槽2、固定螺栓3、第一支撑管4、第二支撑管5、四个伸缩管6、四个定位杆7和四个调节螺栓8,所述中心杆1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管4的中间设置在中心杆1的上端,所述直角卡槽2设置在第一支撑管4的顶面中间,所述第二支撑管5的中间设置在直角卡槽2内且第一支撑管4和第二支撑管5相垂直,所述中心杆1、直角卡槽2、第一支撑管4和第二支撑管5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所述伸缩管6一边顶面设有刻度线,另一边上等距设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定位杆7竖直设置在伸缩管6设有刻度线的一端,所述四个伸缩管6设有调节孔的一端分别插入第一支撑管4、第二支撑管5内,并通过调节螺栓8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2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