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融纺丝和冷却合成长丝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2862.3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3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忠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2 | 分类号: | D01D5/09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德国雷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纺丝 冷却 合成 长丝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融纺丝和冷却合成长丝的设备,具有纺丝箱体和骤冷装置,所述骤冷装置具有多个冷却滚筒,所述冷却滚筒具有与所述纺丝喷嘴同轴地布置的气体可渗透的吹风壁,其中,所述冷却滚筒布置在骤冷箱里,其中所述骤冷箱具有上冷却腔室以及下分配腔室,其中所述下分配腔室连接至冷却空气源,所述骤冷箱的上表面与所述纺丝箱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多个开孔的保温层,所述多个开孔之间的最短距离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不透气的环形隔断贴合每个所述开孔的内侧壁设置。利用不透气的环形隔断可有效地将相邻的开孔之间阻隔,以形成无风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融纺丝和冷却合成长丝的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类似的设备,如公开号为CN111809255的文献。
在该现有技术中,冷却长丝的冷却风是先通过冷却风源被输送到上下两部分设置的冷却箱体里,冷却风源首先进入下部分冷却箱体,然后经过所述上部分冷却箱体和下部分冷却箱体之间的多孔板,进入上部分冷却箱体。之后,冷却风沿着冷却滚筒的沿圆周方向径向吹向长丝,将熔融状态的聚合物固化成确定的股状长丝。这种吹风方式一般称为“环形吹风”。
在该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之间具有充足的间隔。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吹风方式,一般称为“侧吹风”。这种冷却方式的特点是,冷却风从一个侧面内朝向长丝方向吹来。
在对吹风方式进行改造时,尤其是将侧吹风改造成环吹风时,由于本身结构的限制,在原来的构造上需要进行结构性的改动。其中较显著的限制为,冷却装置之间紧靠在一起,无法在现有保温层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无风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相互紧挨的冷却装置所带来的无风区之间无法确保足够阻隔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熔融纺丝和冷却合成长丝的设备,具有纺丝箱体和位于所述纺丝箱体下方的骤冷装置,所述纺丝箱体具有多个纺丝喷嘴,所述骤冷装置具有多个冷却滚筒,所述冷却滚筒具有与所述纺丝喷嘴同轴地布置的气体可渗透的吹风壁,其中,所述冷却滚筒布置在骤冷箱里,其中所述骤冷箱具有上冷却腔室以及与该上冷却腔室连接的下分配腔室,其中所述冷却滚筒布置在所述上冷却腔室中,其中在所述下分配腔室内,以与所述冷却滚筒同轴的方式布置有具有气体不可渗透的套筒壁的管套筒,其中所述下分配腔室连接至冷却空气源,所述骤冷箱的上表面与所述纺丝箱体的下表面之间设有多个开孔的保温层,所述开孔与所述纺丝喷嘴同轴地布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开孔之间的最短距离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不透气的环形隔断贴合每个所述开孔的内侧壁设置。
鉴于相邻开孔之间的距离,保温层的最薄厚度在0.5mm到10mm的范围内,这种情况下很难形成有效的阻隔。利用不透气的环形隔断可有效地将相邻的开孔之间阻隔,以形成无风区。
根据长丝处理对无风区高度的要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环形隔断的高度在20mm-45mm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附图1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
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熔融纺丝和冷却合成长丝的设备的实施例在附图1中得到示意性地表示。该实施例中具有纺丝箱体1,它在其底侧12保持多个并排成行布置的喷丝头2。所述喷丝头2的下表面布置有未示出的喷丝嘴。所述喷丝头2在纺丝箱体1内通过多个熔体管路6被连接至纺丝泵3。所述纺丝泵3通过泵驱动机构被驱动,其中所述纺丝泵3至所述喷丝头2具有单独的输送机构。所述纺丝泵3经熔体进口5被连接至未示出的熔体源。所述纺丝箱体1具有加热设计,因而喷丝头2、熔体管线6和纺丝泵3被加热。
保温层13设置在压力板16的下表面上,所述压力板安置在所述纺丝箱体1的底侧1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2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