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式超滤膜清洗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1602548.5 | 申请日: | 202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09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王志明;缪建成;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02 | 分类号: | B01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滤膜 清洗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式超滤膜清洗实验装置,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原料箱和管式超滤膜夹持器,在所述原料箱的出液端和所述管式超滤膜夹持器的进液端之间连接有进液管;在所述原料箱的进液端和所述管式超滤膜夹持器的出液端之间连接有回液管;在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循环泵和检测所述进液管内流量的检测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验时可以模拟管式超滤膜在现场运行时的状态,可以准确地评价清洗药剂配方的清洗效果并摸清最佳运行参数,提高了筛选药剂的便捷性与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式超滤膜清洗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中水回用已迫在眉睫。传统油田污水处理重力分离技术占地面积大,基建投资高,对乳化油的处理效果不好;气浮分离技术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絮凝剂和浮选剂的作用;水力旋流技术其高速流动的液体产生的湍流、剪切作用以及涡流的不稳定性造成其水处理精度不可能很高;过滤技术运行费用较高,适应负荷变化能力弱,易堵塞,且由于滤料粒径受到限制,无法进一步靠减小粒料粒径来提高过滤精度和效率。
膜技术是一门新生的高分离、浓缩、提纯及净化技术,因它具有不发生相变、能耗低、适用于多种特殊溶液体系的分离、分离装置简单、分离效率高和传质速度快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应用越来越广,膜分离技术处理精度高,可以满足油田污水日益提高的各项指标要求。尽管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管式超滤膜处理技术具有众多优点如:处理效率高、节能、投资少、操作简便等,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现场会出现由膜污染导致的膜通量较低、出水水质恶化等问题。
管式超滤膜的清洗主要采用化学清洗的手段,即在设备自带清洗流程中加入弱酸、弱碱及表活剂等药剂进行辅助清洗。由于油田各个区块污水成分不同,需要针对现场管式超滤膜污染情况,选取合适配方,研究出合适的温度等清洗参数,以保证最佳的清洗效果。
在期刊《大孔离子树脂在管式膜物理清洗中应用的实验研究》中展示了一种自制的管式膜物理清洗实验装置。然而该装置占地较大、无加热系统且文献中的夹持器只能保证液体在管内壁面的流动,而现场实际情况下,还伴随着管外壁面以及壁间的流动,无法完全模拟现场运行状态下,污水的流动形态。
现有的可参考的申请号为20121002848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快速筛选反渗透膜清洗剂的实验装置,该专利文献中的药剂评价装置是针对片状反渗透膜的清洗药剂评价而设计,不适用于管式超滤膜。装置中的反渗透膜池必须剪取一小块片状膜来进行实验,而管式膜因为其独特的圆管造型,无法直接放置到反渗透膜池之中。另外,装置中的反渗透膜池只能进行污水在膜间进行的流动,而现场实际情况下除了膜间液体的流动外还存在内外膜表面液体的流动,无法模拟污水在管式膜中的实际状态。
目前实验室进行膜清洗药剂效果筛选的主要方法为:选取一段膜管中阻塞的污染物,放入配置的药剂溶液中进行浸泡,辅以加热、搅拌等手段,一段时间之后,观察污染物是否溶解,溶液状态是否发生改变,通过观察的手段来确定该种药剂配方是否具有一定的清洗效果。
管式超滤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体同时在膜管内外壁面以及壁间进行流动,是一种动态的冲刷过程,该种实验方法中的搅拌无法完全模拟污水在管式膜中的流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清洗参数的筛选,只能通过现场实验调整不同的温度等参数,来获得最适合的清洗条件,操作性和及时性无法保证。
为解决目前实验室无法准确模拟污水在管式膜中的流动过程以及无法确定合适清洗参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简便的适用于评价清洗药剂是否有效及确定清洗参数的管式膜清洗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超滤膜清洗实验装置,在实验时可以模拟管式超滤膜在现场运行时的状态,可以准确地评价清洗药剂配方的清洗效果并摸清最佳运行参数,提高了筛选药剂的便捷性与准确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2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