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翻边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602213.3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96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元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7/02 | 分类号: | B29C57/02;B29C33/00;B29C63/18;F16L9/128;B29L31/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韩英 |
| 地址: | 6184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增强 连接 结构 模具 | ||
1.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玻纤增强管本体(100),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0);
所述第一连接件(110)包括第一翻边(111)、第一增强件(112);
所述第一翻边(111)可与另一个玻纤增强管的所述第一翻边(111)相互配合,实现玻纤增强管间的连接;
所述第一增强件(112)套设在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上;
所述第一增强件(112)靠近所述第一翻边(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1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112)包括用于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侧面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内壁(112a),所述第一连接内壁(112a)具有多个第一环形沟槽,所述第一环形沟槽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侧面热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强件(112)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翻边(11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面(112b),所述第一连接端面(112b)垂直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中轴线,所述第一连接端面(112b)与所述第一翻边(111)热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面(112b)的直径R满足:R=r,其中,r为所述第一翻边(11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20),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可与另一个玻纤增强管的所述第一连接件(110)相互配合,实现玻纤增强管间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包括第二翻边(121),所述第二翻边(121)可与另一个玻纤增强管的所述第一翻边(111)相互配合,实现玻纤增强管间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121)的外缘边缘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一侧翻折的限位部(121a),所述限位部(121a)远离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端面到所述第二翻边(121)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翻边(111)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连续玻纤增强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0)还包括第二增强件(122),所述第二增强件(122)包括用于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侧面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内壁,所述第二连接内壁具有多个第二环形沟槽,所述第二环形沟槽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侧面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增强件(122);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翻边(121)连接的第二连接端面,所述第二连接端面垂直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中轴线,所述第二连接端面与所述第二翻边(121)热熔连接。
9.一种翻边模具,用于在玻纤增强管本体(100)形成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模具(200)包括底板(210)、管体(220)以及倒角组件(230),所述管体(220)设置于所述底板(210)的一侧,所述管体(220)的外径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内径匹配;所述倒角组件(230)设置于所述管体(220)外壁与所述底板(210)的交接位置,所述倒角组件(230)包括第一倒角块(231)以及第二倒角块(232);所述第一倒角块(231)设置于所述管体(220)外壁与所述底板(210)的连接处,分别与所述管体(220)外壁以及所述底板(210)连接;所述第一倒角块(231)包括用于与所述管体(220)外壁连接第一连接面,以及用于与所述底板(210)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倒角块(231)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另一面包括第一导向面(231a)以及第一成型面(231b),所述第一导向面(231a)的一侧与所述管体(220)外壁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231a)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成型面(231b)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面(231a)与第一成型面(231b)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成型面(231b)与所述底板(210)平行,所述第一导向面(231a)与所述管体(220)外壁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一倒角块(231)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另一面为第一限位面(231c),所述第二倒角块(232)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面(231c)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倒角块(232)靠近所述第一倒角块(231)的面为第二限位面(232a),所述第二限位面(232a)与所述第一限位面(231c)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所述玻纤增强管本体(100)的管壁厚度;所述第二倒角块(232)一端与所述底板(21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倒角块(232)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翻边的第二导向件(232b),所述第二导向件(232b)包括第二导向面(232b-1),所述第二导向面(232b-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232a)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导向面(232b-1)与所述第二限位面(232a)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元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元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6022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花键齿厚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带有U槽的硬质合金高效铝用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