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幕暗挖法顶管施工的主顶进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98695.X | 申请日: | 202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3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9/10;E21D9/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田高洁 |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幕暗挖法顶管 施工 主顶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管幕暗挖法顶管施工的主顶进装置,管幕暗挖法顶管施工的主顶进装置,包括顶管机,还包括固定基座,所述顶管机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柱,所述接地柱嵌入地面设置,所述顶管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表面,所述顶管机上设置有两个顶出端,两个所述顶出端之间设置有钻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出端对管道进行顶进,顶进的过程中内部的钻头将管道内的土壤挖出,通过水管和喷头将水喷淋在土壤上,便于做头的掘进,同时可大幅度的减少钻头的磨损,有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基座底部的接地柱嵌入地面,使得装置在作业的过程中更加稳定,有助于保证装置的精度,从而提高施工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管幕暗挖法顶管施工的主顶进装置。
背景技术
管幕工法是非明挖工艺的一种,用于在隧道工程中,形成超前的预支护体系,作为利用小口径顶管设备建造大断面地下空间的施工技术,国外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日本、美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应用于穿越道路,铁路,结构物,机场等下穿工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法,管幕法具有无需进行道路改建、不影响地面的正常交通、无需进行管线改接、不抽取地下水、无需加固房屋地基和桩基、管幕钢管锁扣注浆后可有效的防止渗漏水等优点,但钢管铺设精度要求高,工程投入大,单位延米造价高,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538415.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液压顶管机,包括L型支撑板,L型支撑板一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防护弹簧,每个防护弹簧远离L型支撑板的一端与弹簧靠板一侧壁固定连接,L型支撑板远离弹簧靠板一侧的内部顶端设有液压顶管机,液压顶管机一侧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顶管机固定板;
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差,在进行顶管作业时,弹簧无法承受顶管机作业时的反作用力,弹簧易断裂,且由于装置的不稳定性,在顶管作业时严重影响了精度,从而造成工期延误,在进行顶管的过程中,管内的渣土无法及时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管幕暗挖法顶管施工的主顶进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管幕暗挖法顶管施工的主顶进装置,包括顶管机,还包括固定基座,所述顶管机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上;
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设置有接地柱,所述接地柱嵌入地面设置,所述顶管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的上表面,所述顶管机上设置有两个顶出端,两个所述顶出端平行设置,两个所述顶出端之间设置有钻体,所述钻体的端部开设有进土口,所述钻体的轴线与所述顶出端的轴线平行,所述钻体的内部设置有排土管,所述排土管的内部转动设置有钻头,所述钻头延伸至所述钻体的外部,所述钻头的端部设置有粉碎组件;
所述钻体的内壁形成有空腔,所述钻体的空腔内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的端部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钻体开设有进土口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通过水泵与水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的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座上开设有收集槽。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槽与所述排土管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柱呈圆锥体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的转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固定杆的滑轮与所述排土管的内部滚动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86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