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接线端子有效
| 申请号: | 202121594303.2 | 申请日: | 2021-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32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盈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27 | 代理人: | 杨连华 |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接线 端子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一端设有线束连接部,且其另一端设有弹性卡接部,所述弹性卡接部与所述线束连接部间设有卡接卡口,所述端子主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弹性卡接部一侧的导向部。本申请新型接线端子通过在所述端子主体上设置所述导向部,以用于顺滑接触现有下耦合器主体内侧空腔侧壁上的凸出筋条,从而可有效避免刮削所述凸出筋条而造成松动接触不良,进而可最大限度提高本申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耦合器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破壁机、豆浆机等健康厨房电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有应用于破壁机、豆浆机等小家电上的耦合器,一般包括有下耦合器和与下耦合器插接配合的上耦合器,如图1~2所示,现有下耦合器包括下耦合器主体a1、接线端子卡块a2、接线端子a3、密封垫(图中未显示)等,其上耦合器包括上耦合器主体和设于上耦合器主体上的插针;所述插针用于与接线端子a3插接通电;
但是,现有接线端子a3在实际组装过程中,由于现有接线端子a3与所述下耦合器主体a1内侧空腔侧壁上的凸出筋条a11在竖向方向上的接触长度较短,继而容易造成所述接线端子a3发生向前或向后倾斜跑位,从而导致接触不良,为此,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研发出新的一种接线端子b1,如图3所示,其与现有接线端子a3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了端子主体前侧面的整体长度,以及在两弹性支脚b11间的上侧面采用为间隔设置,然而,改款后的接线端子b1虽然能够解决发生向前或向后倾斜跑位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容易因改款后的接线端子b1的前侧面下端部刮削所述下耦合器主体a1内侧空腔侧壁上的凸出筋条a11,进而也容易导致接触不良技术问题。
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可顺滑插卡且可避免接触不良的新型接线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包括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一端设有线束连接部,且其另一端设有弹性卡接部,所述弹性卡接部与所述线束连接部间设有卡接卡口,所述端子主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弹性卡接部一侧的导向部。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导向部朝所述端子主体内侧方向内收倾斜。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弹性卡接部包括:
第一弹性支脚,其设于所述导向部左后侧;
第二弹性支脚,其设于所述导向部右后侧,且其与所述第一弹性支脚间隔设置。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弹性支脚与所述第二弹性支脚左右对称设置。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第一弹性支脚与所述第二弹性支脚间由下往上依次开设有喇叭开口、间隔窄道、间隔宽道。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间隔宽道位于所述卡接卡口下侧。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线束连接部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线束夹紧部和第二线束夹紧部。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端子主体的制作材料为导电金属。
如上所述的新型接线端子,所述端子主体的制作材料为铜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新型接线端子通过在所述端子主体上设置所述导向部,以用于顺滑接触现有下耦合器主体内侧空腔侧壁上的凸出筋条,从而可有效避免刮削所述凸出筋条而造成松动接触不良,进而可最大限度提高本申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盈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盈宏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1594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式接口的集成电路
- 下一篇:一种动力电池加热装置





